九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裏是聖瑪利亞孤兒院。”伊麗莎白說。
展現在衆人面前的是一個寬闊的庭院,四周一樣被碧綠的桑樹環繞,庭院裏只有一條道路通往廳堂,道路兩側不是人們司空見慣的灌木迷宮,也不是噴水池,而是一排排的牀單與長袍,白色的織物在晾衣繩上沐浴着陽光,伴隨着微風輕輕搖擺,彷彿是一羣貴女騎士們正在翩翩起舞。
前來迎接他們的是維斯比主教,還有幾名教士,他們身後跟隨着修女嬤嬤,“太好了,”主教說:“王后陛下,我們新收容了一百五十三名嬰兒,就等您來賜福呢。”
“怎麼?”伊麗莎白微微蹙眉,“最近沒有大的戰爭。”
“是沒有,”主教說,他是一個目光銳利的中年人,從面相上,不從堅硬到足以頂起小圓帽的頭髮來看就不是一個願意輕易妥協的人:“是那些波蘭的韃靼人和哥薩克人,他們聽說了這裏有修道院願意接受被遺棄的孩子,就將他們的孩子放在小船上,乘着晚上漲潮的時候推到哥特蘭的岸邊……唉,若是我們發現了,就要連着把他們帶來的人一起捆綁起來丟在小船裏遣送回去,但有些時候就不能,我們也沒辦法把孩子丟到大海里啊。”
小歐根頓時想起了他在波蘭經過的那些事兒,不由得升起了深厚的同情心,但要將這樣多的嬰兒撫養長大到能夠獨自謀生,需要很大一筆費用,而且可想而知,這筆費用是要如同溪水一般長流不斷的。
“再等等吧。”伊麗莎白說,哪有願意捨棄孩子的父母呢,只不過不願意讓他們的孩子也成爲奴隸罷了,但……“也許以後會好的。”等到波旁真正成爲波蘭的主人,波蘭現有的農奴制度被廢除,哥薩克人也就不會再被迫丟掉自己的孩子了。
“把孩子們都抱來吧。”她說道,然後她與小歐根就來到孤兒院的正廳裏,這裏擺着一列列的長椅和桌子,可以用作禮拜堂、餐廳與手工作坊用,有人爲王后準備了一張高背椅,小歐根看到主教從教士手中端來了一個匣子,侍奉在側,他只覺得這個場景有些熟悉,直到一個修女嬤嬤抱來了一個嬰孩,伊麗莎白用手輕輕碰了碰他的額頭與面頰,然後將一枚打孔穿絲帶的金幣掛在他的脖子上。
小歐根立即想起來了,這不是“摸治”的程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