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泓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確如此,當年這條線索中斷後,我們就圍繞陳海濤的人際關係進行更爲細緻的調查,但是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給我們提供的都是一致的證詞,陳海濤爲人老實本分,根本沒有聽說過他和什麼人有過仇怨或是得罪過什麼人。”
“那就難怪這起案件一直懸而未決了。”
案發現場被自然因素破壞,而從被害人的身上又無法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那麼案件偵辦的難度有多大,孟少輝自然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從案件偵辦的過程來看,的確陷入了僵局,不過畢竟案件沒破,在我心裏始終有根刺,所以我在之後的時間裏,還在繼續進行過一些調查,倒是有查到一些情況,不過對破案的幫助卻十分有限。”
“能和我說說嗎?”
“當然可以,這沒有什麼不能說的。”高國棟喝了口茶,繼續說道:“是這樣的,我始終還是覺得案件是和陳海濤相熟的人做的,所以我一直緊咬着這條線索,之後進行的調查也是順着之前的調查進一步擴大了範圍。我找到了陳海濤在讀博士時候的師兄——孫軍,據他所說,其實陳海濤當年所做的抗癌新藥的研究並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他的老師杜茂山的研究,陳海濤知道自己的生物學水平不如孫軍,所以一直和杜茂山的兒子杜平來往密切,在杜茂山死後,陳海濤就利用了杜平的特殊身份,兩人合謀騙走了全部的研究資料。”
這番話倒是讓孟少輝頗感意外,也更讓他對陳海濤的案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對陳海濤的瞭解我現在僅侷限於當年的調查記錄上,現在看來,他這個人並不像一張白紙啊!”
“呵呵,我當年聽到這番話的時候,和你現在的感受是一樣的,不過這件事似乎只有孫軍知道,陳海濤的其他同學我也都問過,但他們對此事似乎都一無所知。而且據他們說,這個孫軍和陳海濤都是杜茂山的得意弟子,但卻面和心不和,因爲孫軍比陳海濤入門早,但杜茂山卻似乎更喜歡陳海濤,主要原因就是孫軍屬於那種書呆子類型,不善言談,而陳海濤則很會說話,哄得杜茂山非常開心,不過要說在生物學上的造詣,陳海濤自然是不如孫軍。不過很可惜,杜茂山在他們兩人畢業前就因爲心臟病過世了,他的老伴患有老年癡呆,所有的事也都無法得到進一步的證實,至於孫軍所說的事,也就更加得不到證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