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6/9頁)
Philos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中那些在團隊刊物里人氣較高的角色,有很大概率會被分配到單獨的編輯與畫師,出一本個人刊來講他她自己的故事。
當然也有那種先有個人刊,銷量好火了之後再拿進團隊刊‘聯動’的情況。
總之版權都在同一個公司旗下,想怎麼玩都行。
說回伽勒的話,他根本就在暗示他們所在的是一個漫畫宇宙,想要遠離被‘編輯部’隨意玩弄的命運,就只能努力打出名聲、提高三次元的漫畫銷量、爭取成爲燙角色!
厄里亞很難不懷疑他是腦子出了問題。
要麼漫畫看多了,要麼某些類別的同人文看多了。
可是伽勒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甚至不覺得自己在討論的是‘漫畫’。他將‘編輯部’看做是某種高維度的不可名狀之物,將自己對編輯部的影響視作觀測者效應,認爲角色的‘熱門’與否是時間與空間上命運的量子糾纏,‘個人刊’則是宏觀上的俄歇效應:即當一個處於低能級的生命體被移除後,留下一個空位,高能級的生命體就會填補空位並向宇宙釋放能量,以提高宇宙整體的繁榮度。
厄里亞:“……”
他大爲震撼,和養子反覆確認了好幾遍,然後得出結論——伽勒沒有在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