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上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良之所以爲“大鐵錘”打造如此重的大鐵錘,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夠憑藉此錘,以一當十,殺出一條血路,刺殺秦始皇,爲韓國報仇雪恨。
經過周密籌劃,張良與同伴“大鐵錘”決定在秦始皇嬴政巡遊期間實施刺殺行動。恰逢秦始皇東巡,其出行排場浩大,通常乘坐由六匹馬牽引的大型車輛,隨行的文武百官則乘坐四匹馬拉的車輛。基於此,張良輕而易舉地掌握了秦始皇嬴政的東巡路線。隨後,張良與大鐵錘潛伏於嬴政前往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博浪沙,伺機行動。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途徑博浪沙時,張良與“大鐵錘”埋伏在道路旁,待秦始皇的車隊經過時,突然衝出,揮舞着大鐵錘向秦始皇乘坐的馬車砸去。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大鐵錘重重地砸在了馬車上,頓時將馬車砸得粉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砸碎的馬車裏並沒有秦始皇的身影,原來,爲了防止刺客行刺,秦始皇特意調換了馬車,這才逃過一劫。刺殺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張良與“大鐵錘”也被迫分開,各自逃亡。
儘管刺殺秦始皇的行動未能成功,但張良並未因此放棄復國的理想。他繼續隱姓埋名,四處奔走,尋找機會。後來,他遇到了劉邦,成爲了劉邦的重要謀士,爲推翻秦朝統治,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那位名叫“大鐵錘”的勇士,雖然在史料中再無記載,但他與張良聯手刺殺秦始皇的故事,卻成爲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激勵着後人爲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奮鬥。
喜歡天道記事請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天道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