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集體企業改制難題 (第1/2頁)
官道之步步生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陸經藝來說,他覺得陳建峯 “聖眷正隆”,任何打壓措施都有可能被放大宣傳成“阻撓經濟發展”、“阻礙年輕幹部施展才華”,不如放手讓他搞,出了問題由陳建峯背鍋,但是成功的話,作爲分管副鎮長,他也有功勞。
陸經藝進行解釋:“官本位思想嚴重,還有利益方面的考量。在現行體制下不管企業經營好壞,廠長以及一幫領導不會喫虧,還能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幹幾年換個地方繼續撈,職工死活根本不放在心上。”
“一旦改制,廠長及其它廠領導首先擔心丟掉位置,其次投資商肯定要加大監督,嚴格管控財務、購銷網絡,等於斷了人家的財路。最後還有傳統思想轉不過彎,總擔心改制就是賣祖宗的本,從感情上無法接受。”
停了停,陸經藝繼續說道:“從融資方面講,國企、集體企業就象銀行的親兒子,有求必應,虧損嚴重的到了年底甚至放貸款給他們發工資、福利。”
“企業改制後,銀行就變成後媽了,貸款申請時挑三撿四、百般刁難,一有風吹草動便提前收回本息,還號稱叫規避風險。”
陳建峯接話道:“爲什麼區別對待?擔心借錢不還嗎?”
陸經藝進行解釋:“國家和集體的企業貸款出了問題,最終還是國家或集體買單;私企就不同了,說沒就沒。貸款造成的損失,銀行只能自認倒黴。”
“建峯,你問了這麼說,是不是對於海怡紫菜廠改制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