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寒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閣部之言,下官不能苟同,建奴四處劫掠,所過之處不僅搶奪糧食牲畜,就連百姓也不放過,老幼皆殺,只餘青壯,押往關外爲奴。
我等若只守不攻,豈不是枉顧天下百姓之性命?
況將兵力分而守之,有被各個擊破的風險,京畿、山東多平原,建奴可去之處很多,我等如何守得過來?
我軍雖多步卒,但並非沒有可戰之力,只要能依託地形,將建奴圍而殲之並非完全不可能。
望楊閣部三思。”
盧象升很是認真的分析了建奴的破壞性,覺得只是一味防守實在是上對不起朝廷,下對不起百姓。
他很清楚楊嗣昌的計劃,說白了防守更容易不犯錯,而面對建奴,無過便是有功。
這計劃當然穩妥,起碼他們三人不會因此被朝廷責難,可是,他們執掌軍隊,難道就是爲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嗎?
任憑建奴蹂躪大明百姓,讓京畿一如兩年前般十室九空?
那他們做官的意義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