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寒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人頭畢竟是個大物件,若是殺了一兩個還好,殺的多了沒地兒放,很影響接下來的戰鬥。
爲了不影響戰局,後來逐漸就形成了戰後割取,戰功憑證也從割取人頭變成了割取敵人的左耳。
當然,對於建奴韃子,最好的憑證反倒不是耳朵,而是他們後腦勺上的老鼠辮子,畢竟誰知道你割的耳朵是韃子的還是漢軍的。
韃子人頭的賞格與其他漢軍不同,其他漢軍一個人頭賞銀八兩,韃子則是十五兩,幾乎相差了一倍。
但戰後割取也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證明誰是誰殺的,比如一個韃子死了,身上要害之處中了一刀,但腦門上也中了一箭,你說算誰的?
還有就是火銃兵和弓箭手這等遠程職業,一輪齊射之下,根本沒人能搞清楚敵人到底是誰的火銃打死的。
不過這難不倒張世康,諸如火銃和弓箭手這等職業,在京營,戰鬥考覈平日裏的操練佔大頭,臨陣表現倒是其次了。
而戰功統計,則計算爲集體功,賞銀也集體分配,而拿戰刀近戰砍人的,則單獨統計。
爲了減少衝突,京營裏配備了專門統計戰功的小隊,這些人在戰場上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參與戰鬥,而只是作爲督戰和統計軍功的人。
除此之外,什長作爲最基層的低級將領,也負責記錄手下各自的戰績,在網上還有哨總、千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