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修路!”
當高長江宣傳了今天會議的主題,會場安靜異常,只聽到電扇呼呼地轉動。
尖山村村委會主任曾憲剛是石匠出身,格外健壯。上青林山上有優質石材,造就了一批優秀的石匠,只是不通公路,讓他們守着石山發不了財。聽說要修路,他火氣上來了,道:“拖了好幾年,開了無數的會,這條路早就該修了!”
他看到會議室只有高長江和新來的大學生,不客氣地道:“這麼大的事情,鎮裏也不來一個領導,完全是屁話。”
高長江也不生氣,搖着蒲扇,笑道:“修路不是鎮裏的安排,是侯老弟提出來的。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徵求大家意見。若是真想修路,大家議一議,形成一個初步方案,我和侯老弟再給趙書記和秦鎮長彙報。”
望日村在上青林尾巴處,在東線,距離前次勘察地點最遠,他們就想從另一個方向修路,也就是從西線開始修。當高長江提出修路的建議之時,望日村支書賀合全、村委會主任孫虎都不說話,不停地吸菸。
段胖娃坐在賀合全身邊,他對修路的熱情早就消耗殆盡,不滿意地道:“高鄉長不早些說,若是爲了這件事情,我還真不跑這一趟。”
侯衛東原本以爲高長江說出修路的建議,村支書、主任們一定會羣起響應,沒有料到會是這樣一種冷淡的場面。他激動地站了起來,道:“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改革進入了新高潮。外面世界發展一日千里,而青林山和二十年前一樣,還在原地踏步,爲什麼這樣?主要原因是沒有通公路。”
他提高了聲音:“我講一件具體的事。山上的住房多是石磚房,還有很多茅草房,而磚房很少,主要原因是山上沒有通公路,大家還需要用馬幫來搞運輸。馬幫馱磚的成本比汽車高得多,運費約等於磚錢,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要修公路的原因。”
馬幫似乎是很久以前的傳說,但是由於上青林鄉不通公路,運輸就成了問題,在益楊大部分地方消失了的馬幫成了上青林鄉的特色。而昂貴的馬幫運費讓每位村幹部都有切膚之痛,大家就安靜下來,聽着侯衛東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