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佳湊到他耳朵邊,悄悄說了個數字。
侯衛東喫了一驚,他現在月工資加上電話等幾樣補貼也就一千多元,一年正式的收入不會超過一萬五,聽了小佳所說的數字,道:“這個未免太多了。”
小佳當過建委辦公室副主任,也送過不少紅包,對此亦有深切體會,道:“發紅包是灰色收入,更是典型的看人下菜,一般人沒有這麼多。大家給你送紅包,是看在周書記的面子上。如果你不是周書記的專職祕書,仍然擔任市委辦公室副主任,恐怕這個紅包也要少三分之二,如是你只是市委辦一般工作人員,紅包恐怕只有現在的幾十分之一。”
小佳又道:“建委給你的信封裏等同於市政府祕書長級別,那一年我給市政府祕書長蒙厚石送的也就這麼多。在政法委、黨工委、團委、婦聯這些部門,恐怕就沒有幾個紅包,還有很多無職無權的幹部,根本就收不到紅包。同樣在機關,同樣進出一個大院子,相差何止百倍,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這種年終紅包現象,在沙州甚至在嶺西都比較普遍。當然,能得到體制外紅包的人,都是領導和職權部門要害人物。水至清則無魚,周昌全知道這個情況,只要大家不超出標準,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會太認真。
此現象有歷史傳承。在封建王朝素來是給官員的薪水不高,明代相當於地廳級官員的月工資按實物折算也不過一千多塊,而他們還得負責發放手下師爺、長隨的工資,所以就有冰敬、炭敬之類,這個傳統遺留下來,就形成了過年過節的紅包。
侯衛東收入頗豐,不太在意這些紅包,感嘆了幾句,對小佳道:“這錢你就收着,隨你怎麼用。不過,除了這種灰色收入,有人如果給家裏送錢,你一律不許收。我們不缺錢,千萬不要因小事而亂大謀。”
到家裏來看望小佳的同事挺多,小佳的消息亦不閉塞,她道:“沙州流傳一封檢舉信,是針對財政局孔正義的,你聽說過沒有?”
侯衛東將臉貼着小佳隆起的肚子,感受着肚皮裏小傢伙的運動節奏,口裏道:“有這麼一回事情,八毛錢一封信,誰不會寄?不必太當真。”又特意交代道,“我的身份特殊,你別去傳這些話。同事們議論,你聽着就行了,如果你也跟着說,傳到某些別有用心的人耳朵裏,恐怕要起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