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道斯公司在中國沒有售後服務處,有一個亞太服務中心,是設在新加坡的,而且人手也不足,據說如果要等亞太中心派人過來,排隊要排到1996年。
西重詢問道斯公司是否能夠從德國本土派個修理工過來,人家倒是答應得非常爽快,不過旋即就開出了一張賬單,說材料費若干,工時費若干,交通費若干,特殊津貼若干,林林總總加起來,奔着三四萬美元去了。這一臺磨牀也就不到40萬美元,修幾個軸承就要花掉1/10的價格,誰受得了?
西重當然要拿出合同條款,跟對方掰扯一下售後服務政策的問題。人家說了,免費也可以啊,但你得等是不是?實在等不及,要不你們再買一臺,一洗一換的,不就沒風險了嗎?
這次西重準備從國外進行重鏜,也有人提出質疑,說萬一新買的重鏜出了故障,對方又這樣推諉,該怎麼辦?
進口一臺重鏜要花1500萬左右,而且還是外匯,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如果花了大錢,設備卻趴窩了,而且一趴就是大半年,這個損失算誰的?
不過,這時候就有人提出反面意見了。這些人認爲,磨牀的事情只是一個特例,新買的重鏜不見得會馬上出故障,出了故障也不見得自己就修不了,就算自己修不了,大不了多花點錢請道斯從德國派人過來修也可以,畢竟是小概率事件嘛。
讓西重領導層最後下定決心要從國外引進的,除了對進口設備的青睞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國內機牀企業的服務也談不上比國外好多少。
修一臺設備耽擱個把月時間就很常見的事情,而且有些企業派出的修理工水平不怎麼樣,態度還頗爲傲驕,喫住接待啥的如果不夠滿意,就會在維修的時候故意找茬,動不動就說某某配件忘了帶過來,需要發函回去讓廠裏寄過來。
90年代中期,國內的郵政速度可遠比不上後世,一個郵政包裹在路上走半個月也算不了什麼。這裏裏外外耽誤的時間,也夠從德國請個人過來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