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世紀90年代,國民經濟由傳統的計劃體制轉向市場體制,國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批企業破產或者轉制,數以千萬計的國企職工下崗待業,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國家啓動了規模龐大的下崗再就業工程,這一工程甚至驚動了聯合國和國際勞工局。爲了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各級政府部門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分流職工,有的提供再就業培訓,幫助職工轉換職業。
銀行作爲金融部門,面對促進下崗再就業的政治任務,也不能無動於衷,於是紛紛推出扶持下崗再就業的相關金融政策,向準備創業的下崗職工提供小額低息甚至無息貸款,幫助他們克服資金短缺的困難。
東葉省作爲一個南方省份,下崗問題不像東北那樣嚴峻,但全省上下也有數十萬下崗職工。省工商分行早在去年就已經推出了面對下崗職工的小額信貸服務,這種業務對於銀行來說完全是虧本的,但其政治意義重大,所以下屬各支行也要盡心盡力去完成的。
工商行臨河支行也分配到了一定的下崗職工小額信貸任務,但發放信貸的情況很不理想。信貸不是救濟,不能說誰缺錢就給誰發一筆。發放信貸的前提是對方有可行的創業方案,獲得資金扶持之後,能夠迅速見效,並在指定的時間內償還貸款。
下崗工人大多沒有什麼經商的經驗,許多人下崗之後只是到沿海或者本地的私營企業去打工,而不會考慮自主創業。偶爾有些想創業的,正如郭雲策說的那位養蚯蚓的仁兄一樣,屬於上趕着去給人交智商稅的,看到報紙上有個什麼“致富祕訣”就把錢砸進去了,最後血本無歸。
對於這些人,銀行還沒法上門去催債,一催就是政治不正確了。萬一人家去告個狀啥的,郭雲策估計就得和他的前任魏永林做伴去了。
鑑於發生了若干起下崗職工創業血虧的情況,工商支行在發放再就業信貸時,也不敢太隨意了,而是要讓對方把創業的具體打算說得一清二楚,還要反覆評估,看看是不是可行。就這樣,一筆區區幾萬元的貸款,恨不得請麥肯錫來給對方做個營銷分析,當初給臨一機貸2000多萬都沒這麼費勁過。
貸款是政治問題,貸款收不回是經營問題,兩個問題郭雲策都得考慮,這就讓他頭疼不已了。有時候,郭雲策也會想,能不能自己去找幾個比較靠譜的創業項目,硬塞給下崗職工去做,這樣就沒有風險了。可問題是,哪有這樣的項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