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們比德、日的同行做得更好?”盧玉傑嘿嘿冷笑着,“於總工,我覺得我們談問題還是腳踏實地一點爲好。德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在機牀領域的領先地位,是全球公認的。人家的領先,不是體現在某一種具體的機牀上,而是植根於他們的文化上。
“這些年,我們國內的機牀企業,對了,包括你們臨機在內,的確是推出了一些號稱是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機牀,這或許就是你們自信的基礎吧。而事實上,咱們國家的工業,和德國、日本相比,差距並不是擁有多少種國際一流水平的產品,而在於工業精神、工業文化,這是我們學都學不來的東西。”
“盧助理,我不太明白,你說的我們學都學不來的東西,是指什麼?”跟在於曉惠身邊的助手劉江源忍不住插話問道。
“精神,文化,這是最重要的東西。”盧玉傑說道。
劉江源搖搖頭:“這個太虛了,你能說得具體一點嗎?”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對話,幾乎就是雞同鴨講。在文科生看來,精神、文化、情懷啥的,都是天經地義的東西,一說就能明白。可是,對於純工科背景的劉江源來說,世界上的一切難道不都是可以用公式來描述的嗎?
既然是公式,那怎麼會存在“學都學不來”的事情呢?任何一個公式都是可以推導出來的,是可以重複驗證的,不至於學不來啊。
“比如說,德國企業和日本企業裏,都特別講究工匠精神。人家打造一個零件,說了要鍛造1000次,就絕對不會只鍛造999次,而我們呢……”盧玉傑說。
“我們也不會只鍛造999次啊。”劉江源說,“生產零件都是有工藝文件的,工藝文件上說鍛造多少次,就必須鍛造多少次,這和工匠精神無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