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國人真是瘋了!”
在浦江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航空製造設備展會”上,看着中國廠商展出的各種飛機專用機牀,韋爾財團副總裁泰勒斯有一種要暈厥的感覺。
從浦飛公司向韋爾財團發出最後通牒,聲稱要自主研發大飛機機牀至今,僅僅纔過去了一年時間,中國人已經完成了幾百種大飛機專用機牀的研製工作。從加工飛機總體框架的超大型龍門設備,到切削髮動機噴油嘴的微米級五軸精密車銑複合機牀,全都有了成品,一臺臺一件件地擺放在展廳中,煥發着烤藍的幽光。
泰勒斯當然看得出,中國機牀廠商所推出的大飛機機牀之中,有一些還不夠成熟,與西方企業的產品相比,性能和品質上都存在着比較明顯的劣勢。飛機制造對於設備的要求是很高的,飛機制造公司寧可多花錢,也要採購更成熟的設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企業目前還無法完全替代西方企業,浦飛要想脫離韋爾財團,還爲時過早。
但泰勒斯絲毫也輕鬆不起來。西方企業的產品成熟,那是因爲它們的產品已經造了幾十年,經過了充分的磨合,而中國企業是在一年前纔開始啓動這類機牀研發的。短短一年時間,能夠拿出這樣水平的產品,泰勒斯豈敢對它們輕視?如果再給這些中國機牀企業一兩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它們會走到哪一步,泰勒斯完全不敢想象。
最讓泰勒斯覺得恐懼的,是中國人在機牀研發上的不計工本。他看到有許多種重要的機牀都至少有三家以上的企業在做,每家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產品。這些產品有着不同的設計,代表着不同的技術路線。有些設計裏包含着非常天才的構思,是西方廠商也未曾想到的。
負責陪同泰勒斯參觀展覽的張令偉告訴泰勒斯,中國企業採取了一種被稱爲“飽和式研發”的方式,保證每個重要的任務節點都有足夠的備份。即便某一家企業的研發遇到了障礙,也會有其他家企業能夠實現突破。
“你們爲什麼要這樣做?難道你們不覺得浪費嗎?”
泰勒斯大惑不解地問道。
“或許是因爲我們被卡脖子卡怕了。”張令偉說,“浪費一點投資,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而一旦被人卡住了脖子,那是要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