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貓成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幅是沾着黑灰顏料的筆刷一遍遍刷過的畫布,留下深淺不一的陰影,和分叉筆刷的粗糲感。除了冷硬的底色,上面虛浮了一層斑駁的色塊。在這些色塊之下,則是密密麻麻站立的影子,一個擠着一個,全是大而空浮的腦袋拖着一條又細又長的身子,像是排列整齊的氣球。
這影子的顏色是很淡很輕的灰白,以至於在打上補光燈拍照之前,周明赫完全沒有發現。當把這層影子攏進相機鏡頭,不得不直視時,他被激起一層冷意,頭皮也隨之一緊。
第二幅是鮮豔的紅,沒有筆刷的觸感,而像是油漆傾倒那種光滑流暢的質地。周明赫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紅也可以分出無數種紅。
質地和顏色細微差別的紅,像不同顏色的血液淌在一起,互相融合,又互相分層。而在這些紅色的內裏,也排列着氣球一樣的影子。它們同樣是薄薄的一層,虛浮在這底色之上,成爲作品的肌理和實質,又像隨時會飄散,不免讓人想起鮮血、靈魂、死亡之類的詞語。
這兩幅都是張逐還在北京那段時間畫的,到雲南後,他還畫了三幅,其中兩幅是“風景圖”。
周明赫把它們叫“風景圖”是因爲它們深綠的底色,實際跟“風景”毫無關係。一幅是圓圈的循環,一圈比一圈更深的綠,凌亂的,卻又有規則的,好像是意識的迷宮,沒頭沒尾,又像是一場永不停息的龍捲風。那種顆粒的質感,就是被風捲起的迷人眼的砂礫。
另一幅也差不多,彎曲的短小線條,橫着、豎着、斜着排列,密密麻麻,線條上的小白點賦予它們生命,多看一會兒就好像無數蟲子在那有限的畫內空間爬來爬去,叫人看得雞皮疙瘩直冒。
最後一幅是“人像圖”。無論是廢稿還是未完成的稿子裏,人物,包括真實存在的事物都很少出現在張逐畫裏。他的畫多數都是“意識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