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
杜光輝沉浸在新茶的清香裏,窩兒山的黃昏,像對面的山巒一樣,沉默而恬靜。
新建的茶場就座落在山坡上,一排四間,前三間正好安裝了茶機。後一間臨時做了辦公室,晚上半夜時,又改作臨時宿舍。從上山到現在,整整五天了,杜光輝一直守在這四間房子裏。除了跟着高玉去看了兩次茶山外,他跟隨着黃大壯製茶。漸漸地,也把手藝學得差不多了。他喜歡用手捋着新鮮的茶葉,聞聞鮮葉所散發出的草香味。然後,他看着過稱,看着烘乾,看着理條,看着做好的茶葉,一匹匹的被放到特製的大竹蓆上。等再冷一會,便裝進袋裏。這期間,他和茶農們說說笑笑。頭兩天,很多人不太清楚,以爲是城裏來的茶商。到這兩天,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和大家一起製茶的人,可不是個一般的人,他是從省裏來的,是縣委副書記呢。
有的人來賣鮮草,有的人來看製茶,也還有一小部分人,是專門來看杜光輝的。
這來看杜光輝的,有三種。一種是窩兒山的老百姓。他們是想看看一個縣委書記到底能幹些什麼?第二種來看的人,是全縣其它鄉鎮的,還有一些縣直單位的。杜光輝臨到窩兒山前,讓縣委辦發了一個文件,專門向全縣各地推薦窩兒山的茶葉。因此,就不斷的有人來了。不一定是衝着茶葉,更多的是衝着杜光輝。畢竟他是桐山的副書記嘛。還有一種,來的心情就比較複雜,是一些企業的。
桐山的企業本來就少,這幾年,隨着國家宏觀調控的深入,很多企業生存艱難。縣委縣政府的指導思想很明確,保礦山。有了礦山,少幾個企業也無妨。越是經濟條件差,銀行的存貸能力也差,企業的融資就難以實現。這些企業有的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杜光輝本來不分管這一塊,跟這些企業也不打交道。可是,從前兩天起,來的企業越來越多了。縣裏幾家稍大一些的私營企業老總,幾乎都到了。這些人出手大方,窩兒山的茶葉,不僅僅賣上了好價錢,就是量上,也出現了供不應求。
杜光輝一開始也爲此高興。新建的茶場能有如此效益,他能不歡喜?高玉卻提醒他:這不太正常。按理說,這些私營企業的老總,是沒有多大理由,專程跑到這深山裏來買茶的。他們要買的,是山外城市茶葉店裏的西湖龍井,或者黃山毛峯。窩兒山的茶,雖說內質好,但因爲是第一年做,形還不是很好,送人還是不太合適的。他們不僅僅買,而且買得多,買得貴。
“這裏面,我懷疑有問題。”高玉說。
杜光輝想了想,也是,他怎麼就沒注意這點呢?他問高玉:“你說,能是什麼原因?”
高玉的眼睛裏還布着血絲,這幾天,她一直呆在山上。應該說,她比杜光輝更累。不僅僅要考慮茶葉的收購,還要不時地向茶農們宣傳機制茶的好處,給茶農們算帳,算收入帳,算產出帳。她這一算,不光是讓茶農們心裏有了數,也爲下半年的茶葉種植,打下了基礎。杜光輝覺得這個女鄉長,真的不容易,也很有能力。而且,他感到他與高玉之間,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默契,有時,只要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彼此心裏的想法。一說出來,兩個人都喫驚;乾脆就不說了,不說,兩個人更感到了其中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