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裏的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計算看不懂,但是結論周健卻看得懂,以至於他徹底愣住了。
說起這解釋,提起來實在有幾分玄幻色彩。
在20世紀的第一年,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普朗克先生提出了一個具有跨世紀意義的物理常數——普朗克常數,其具體數值爲6.62乘以10的負34次方,這個數字推翻了牛頓經典力學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普朗克認爲能量不是連續傳遞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傳遞着,每份能量的大小等於普朗克常量乘以光子的頻率。
根據這個再結合測不準原理可以計算出康普頓波長繼而得出普朗克質量。
康普頓波長和普朗克質量是物理學的東西,跟我們認知的世界沒啥太大的關係,但是根據他們卻能計算出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宇宙中最小的長度單位——1.6乘以10的負35次方米。
它代表的含義是任何小於1.6乘以10的負35次方米的長度都不可測量,且沒有意義。
它是自然界中長度的天然單位,也就是說長度是不連續的,萬物的長度都是普朗克長度的整數倍。
同理,時間的最小單位也能算出來,是最小長度除以光速,大概爲10的負43次方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