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裏的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時玩核桃的孫會長對聞人慧音說道:“這位同學是哪個學院的啊?”
聞人慧音道:“我是港島中文大學的,經濟系。”
“港島中文大學經濟系?呵呵,這麼喜歡文學怎麼又讀經濟呢?”
“這個……是家裏的意願。”
孫會長禁不住搖頭,“現在搞文學的,想喫口飯真是不容易呀,成名了還好,如果沒有名的話,那就悲劇咯,窮酸秀才,窮酸秀才就是說的我們這羣人呀,在古代還好,秀才窮是窮,但是人人見了都得敬重着,人窮志不窮,在衣食不足的情況下,他們點上一盞孤燈,也能在苦寂的慢慢長夜裏,用意志和滿腔熱情寫下一篇篇報國抒志的錦繡文章。”
“看看現在的文人……”孫會長一邊說着一邊搖頭。
對這些話,周健實在沒什麼認同感,眼前三個老頭個個都是文青,而周健則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聞人慧音道:“古代的文人也未必都喜歡出仕呀,比如梁教授很推崇的陶淵明,不就是隱士麼?”
“呵呵,陶淵明呀,他歸隱未必如教材所說是嚮往田園生活,我推崇陶淵明,一是因爲他是我所研究的魏晉文學中的代表人物。另一個,是因爲陶淵明的政治智慧,他曾經出仕過桓玄的官吏,當時……後來桓玄兵敗被殺,陶淵明作爲桓玄的餘黨,很容易被清洗掉……當然這種隱晦的政治是不敢寫入辭中,否則可能像李煜那樣,死的不明不白了……”
聞人慧音道:“如梁教授所說,那麼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