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是兩世爲人,但他就連演唱會都從來沒有參加過,更不要說電影節或者音樂節這樣的盛世了,藍禮的腳步不由就開始輕快起來,安迪暫時沒有跟過來,他手底下不止藍禮一名演員,還有其他工作需要處理,等“活埋”首映的那天再過來。所以,在此之前,藍禮的時間都是自由的,可以盡情享受電影節的愜意。於是,腦海裏開始思考着,今天應該觀看什麼電影,明天又應該觀看什麼電影。
可問題是,他怎麼知道今天有什麼電影上映?難道要到官方網站去查詢嗎?雖然缺乏經驗,但藍禮很快就弄明白了流程——場刊,每一個電影節都有屬於自己的場刊,而且每一年的特色都各不相同,場刊裏不僅有日期、場次的安排,還有每一天上映作品的媒體反饋,以及劇組成員的簡單採訪。
翻開場刊,藍禮快速瀏覽了一下今年五十一部入圍作品的名單,一半以上他都看過了,還有一半則聽都沒有聽說過,仔細研究了一下演職人員名單,大部分都是加拿大本土電影——畢竟這裏是主場,每年支持本土電影的力度還是非常之大的,比如今年的揭幕電影就選擇了加拿大勢力。
本土導演麥克·麥克高文(Michael McGowan)聯手一衆加拿大本土音樂人,推出的“冰球音樂劇”,講述的又是加拿大最受歡迎的冰球,可以說,血液裏都是加拿大的因子。
雖然大部分作品藍禮都已經看過了,但其中不少作品他都想要再看一遍,尤其是走進電影院,坐在觀衆席裏,欣賞大屏幕上的作品。比如丹尼斯·維倫紐瓦(Denis Villeneuve)執導的“焦土之城”。
至今藍禮都記得,當初觀看這部電影時的震撼和錯雜,後來這位導演還拍攝出了“囚徒”、“邊境殺手”、“降臨”等精彩的作品,他最擅長的就是用鏡頭的切換和構建完成情緒的醞釀和營造,將演員的演技細節放大,捕捉到表演的精髓。
這樣的電影,在大屏幕上觀看絕對是一種享受。
昨天是多倫多電影節的揭幕式,僅僅只有“冰球音樂劇”一部電影上映,今天就正式開始了展映,藍禮瀏覽了一下下午的安排,打算去看看法國動畫片“魔術師”,這部電影通篇幾乎沒有臺詞,但卻美妙得猶如油畫;如果還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看看“美錯”……
一邊思考着,一邊轉過身,準備去買電影票,可才轉身,藍禮就猛然看到一個背影近在咫尺,和自己的後背幾乎只有一個手掌的距離,這着實把他嚇了一跳,轉身的慣性之下,他整個人的重心都往前,眼看着就要撲到對方身上,肌肉猛地一發力,硬生生剎住車。可不等他往後退步,對方又往後退了小半步,這下反應時間就來不及了,藍禮只能伸出雙手,擋住了對方的後背,避免兩個人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