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半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吉昌,這輩子你就老老實騎你的自行車把,別想再碰摩托車一下!你買一輛老子燒一輛,看你有好多錢來買!”看着王吉昌的自行車,王勃在心頭暗暗的發誓。
王勃自己騎的自行車卻是一輛和他不相匹配的適合女人騎的女式自行車。這當然不是王吉昌給他買的,而是王吉昌的姐姐王勃的大姑作爲他考上四中的禮物送給他的。車子也不是新車,只是一輛六七成新的二手車,而且是女式的。小時候的王勃並沒想那麼多,長大後才明白這個禮物估計也是大姑把不知道是誰不要了的一輛舊車借花獻佛,獻給王勃當禮物。不然,如果真是像大姑說的那樣在二手車市場給王勃挑的,何不挑一輛男式車?這輛小車對已經有一米七五的王勃來說實在是太矮了,坐在上面的他得時刻蜷着,連腳都伸不直。
當然,王勃並非抱怨,只是簡單的陳述事實。他心頭對大姑也很感激,大姑的這輛二手車也算雪中送炭,要是沒了的話,他恐怕就要早上五點起牀晚上十一點才能回家了。
大姑送的這輛車實際上是他用過的第二輛自行車。第一輛是他讀初中時二孃送的,是二孃陪嫁時的嫁妝,騎了也有五六年了,破舊得很,拿過來時還換了不少零件。二孃的這輛車風裏來雨裏去,只堅持了兩年半就徹底垮架,之後王勃走了半年的路,一直堅持到大姑的禮物送來他才又重新步入“機械化時代”。
前後兩臺自行車,都是別人送的,而非王吉昌爲自己買的,所以,每當想到此處,特別是那一個個上學途中自行車因爲老舊而經常拋錨的艱難時刻,些許的怨氣自然而然的就會在王勃的心頭勃發出來。
……
上午九點,王勃和繼父王吉昌騎車到了“圓圓糕點房”,一張醒目的寫有“轉租”字樣的白紙貼在了糕點房門臉旁的牆柱子上。糕點房的大門開着,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婦女坐在櫃檯內,顯得有些百無聊賴。
“爸,看見沒有?就是這個門面。前面五十米就是學校,距離四方廣場也只有不到兩百米,周圍的居民小區也不少,做生意的也多,位置巴適得很。走,咱們進去打聽一下她要如何轉租。”王勃對王吉昌道。看見了牆上的那個“轉租”字樣還在,王勃也鬆了口氣,這意味着那文具店的老闆還沒下手。
但此時王吉昌卻有些裹足不前了,面帶猶豫的說,“這就去問啊?要不,咱們……咱們再等一哈兒(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