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於蕭家這樣的傳統老世家宗族,開祠堂宗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麼大一個家族,哪怕只是現在嶺南蕭家只是一個旁支,也有百餘年的歷史了,百多年來在嶺南開枝散葉,腦門上頂着一個“蕭”姓的,只怕也有超過數百上千人,而加上一些不姓蕭,但是在百多年來通過聯姻等等各種方式溶入蕭家的人頭,那就更多了。
雖然隨着現代社會的日益發展,這種傳統的宗族式的影響力正在漸漸消退,不過畢竟嶺南是南方,本土宗族的傳統還根深蒂固,蕭家之內,有資格入族譜,參加宗會的人,有名有姓的,也有三五百。
開祠堂宗會,先要算好了黃道吉日,然後昭示族人,定下宗會的日子——蕭家在嶺南幾個城市都有產業,門人也自然不可能都守在一處,開一個宗會,光是通知到人頭,然後再空出時間讓大家趕回老宅祠堂,也需要時間。
而這宗會,也不是隻開一天。
既便是這次宗會是臨時召開,已經一再的精簡了一些過程和步驟,但是算起來,頭幾天是搭綵棚,然後正式開宗會第一天是開祠堂祭祖,然後是連續一天一夜的長明燈燭不禁,擺下宗族的流水席。再之後則是宗族大會,加上宗族裏的長老會。此外繁瑣的事情還很多。別的不說,只說一樣,要焚香沐浴齋戒,請了族內的飽學老學究出面來,請上一直供奉在祠堂裏的香墨和法筆,然後在宗會召開期間,負責筆錄,將蕭家的這一次宗門大會的過程和啓始結束一一做下筆錄——簡直就和皇帝的起居錄差不多了。
當然了,負責做宗門筆錄的族內的飽學老學究,也少不得要領一筆潤筆的費用。
至於操辦其他繁瑣事情的細節,那就更多了。
……
族裏這些天忙忙碌碌,人仰馬翻,一團熱火朝天。可蕭雀兒姑娘卻是滿肚子的愁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