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的使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軍以爲厲元朗是靠着準老丈人的庇佑,估計是冤枉這個年輕人了。
厲元朗同時也是興奮異常,認識省旅遊局的董局長,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把海浪村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雪色美景介紹給董一萬。正好他的手機裏有那次拍攝來的照片,日落和日出的都有,全都翻出來遞給董一萬觀瞧。
董一萬邊看邊嘀咕道:“海浪村?名字很耳熟?”他猛然間想起來,不久前京城幾家大的日報曾經報道過這個村子,雖然篇幅不長,可是也配發了照片,詳述那次幾名記者的遊玩經歷,其中提到遇見一位熱情好客的鄉幹部,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董一萬印象深刻。
“元朗,京城那幾個記者在報道中提到那個鄉幹部就是你吧?”董一萬問道。
厲元朗撓了撓頭,靦腆的笑說:“我其實也沒做什麼,就是想讓到海浪村的每一名遊客都有家的感覺。”
“嗯,你的做法和想法都很好。”董一萬讚歎道:“我們旅遊局就是要大力發展本省的旅遊資源,尤其是像海浪村這樣的民俗產業,都會給予大力支持。元朗,我的建議是你們不要一窩蜂的大幹快上,要一步步來,從小至大的發展,積累經驗。這方面,古銅鎮做的就很好,他們也是瞅準民俗旅遊這一塊,準備發展全鎮的旅遊經濟。而且,他們的着眼點不僅在一年之冬,夏秋兩季也要搞一些特色遊活動。如今城裏人看夠了高樓大廈和現代化,特別嚮往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不少人都喜歡往鄉下跑,喫無公害蔬菜,有的甚至想自己種菜自己採摘,說白了,就是花錢尋找原始生活,你們大可以往這方面做文章,搞大事情。”
董一萬一席話,立刻讓厲元朗茅塞頓開,到底是有經驗的領導,想法就是長遠全面。以前他一直想着海浪村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冬天雪大,竟顧想着發展冬季遊。聽了董一萬的建議,夏秋兩季可以發揮一下,搞個農家樂或者採摘園什麼的。城裏人喜歡花錢勞動,滿足他們的願望就行了。
聽董一萬說,旅遊局準備在開春後去古銅鎮考察,水明鄉的海浪村距離古銅鎮不遠,在厲元朗的盛情邀請下,董一萬表態答應,到時候順便去海浪村實地看看,做出指導性意見和規範。
二人相談甚歡之時,伴隨着笑聲,谷政綱和李軍笑哈哈聊着天回來。厲元朗看得出來三人晚上還有安排,適時提出告辭,谷政綱也沒有挽留,只是臨分別的時候,在厲元朗耳畔小聲囑咐道:“晚上在紅巖家等我,有些話在家裏邊說起來方便。”
這句話厲元朗聽得心裏暖暖,這是谷政綱沒拿他當做外人看待,心裏已經默許了和他是一家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