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的使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知曉這段時間一直喫住在工地上,厲元朗和整個水明鄉的幹部職工全員參與修路,看到大家羣情高漲,這股熱情勁也感動了沈知曉。
以前對於厲元朗的瞭解,他只限於表面,現在看來,厲元朗是難得肯用心爲老百姓做事的好乾部。厲元朗提出來的要求,沈知曉當即點頭應允,只是壓路機正在使用,說好晚一點就會開過去。別提什麼錢不錢的,算是他沈知曉爲水明鄉老百姓免費做奉獻,做慈善了。
等到樊綱好不容易找到厲元朗的時候,在不遠處的一個山崗上,王銘宏、蔣兆俊還有水慶章和沈錚幾個人,正站在上面觀瞧着熱鬧的修路場面。
只見山下烏泱泱的幾百號人,揮舞鐵鍬和鎬頭,幹得熱火朝天。
王銘宏就命人把距離他們挺近的,一個年約五十來歲的農民喊到跟前,蹲身和老農攀談起來。
這人姓韓,是韓家屯的人,這一次韓家屯本打算出動四十名勞力,可是一聽到修路,大家踊躍報名,遠遠超出這個數字。
韓忠旺只好選身體好的,年齡小的,而沒被選上的這位老農還氣鼓鼓的說:“韓支書嫌我歲數大身體不好,就沒讓我來。我一聽就不幹了,我又不是七老八十,身子骨有點小毛病,那都不算啥,重活咱幹不了,輕活總可以吧。所以,我是偷着來修路的。”
“這麼說來,你們不是被強制派來修路,都是自願的?”王銘宏感興趣的問道。
“誰說強制?厲書記是個好人,他來咱們鄉纔多長時間,幹了多少件好事,數也數不過來。就說修路這事吧,有人說這是政績工程,面子活,我呸!純粹是放鳥屁。你看看,原來這裏的路,夏天泥濘難走,冬天一下大雪,立刻封山,我們手裏的山產品運不出去,堆在家裏發黴變質,需要的日用品又運不進來,都是這條破路給害的。跟你說個例子,有一年我們全家一連喫了一個禮拜的土豆白菜,我現在一見這玩意就反胃。我想問問那些個別有用心的人,修路最得實惠的是誰?還不是我們這些老百姓嗎!所以一聽到修路,大傢伙高興不得了,不就是賣一把子力氣嗎。咱們沒錢,鄉里又不想讓老百姓集資掏腰包,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咱出力,大家心往一處使,勁往一塊用,到頭來一起受益,這可是爲子孫後代造福的大好事情,不讓來的都來,哪有強制這一說。”
老農說的激動,臉色都漲紅了。王銘宏不住點着頭,老百姓的話最樸實,也最真實,他算是領教這個叫厲元朗的鄉黨委書記,絕對是一個很有能力和魄力的基層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