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文物生意領域,中間商如果強勢的話,覺得個別罕見的東西真僞難辨,非得等專家掌過眼纔給錢,也是很常見的。
另一個女知青低聲下氣地說:“年初那次王平山收的時候,我都沒拿出來,就是覺得賣給日本人不太好。這次是我弟弟要畢業了,想謀個進廠實在缺錢,而且王平山還加了價,才賣的……”
“罷了,事情是我們姐弟鬧大、傷到你們無辜的,能幫儘量幫。你們先把東西拿來看下吧,如果錢不多,我就幫了。”顧驁也很敞亮,當下表示願意瞅瞅。
受害知青一共也就6個人,不一會兒拿來了七八件物件兒。
兩樣是木頭的:一座散成好幾片的屏風、一個朱漆鑲嵌的首飾盒。
還有五件瓷器:一個酒壺、兩個花瓶,還有瓷薰香爐和大海筆洗各一個。
看得出來,這些器具都是比較罕見的,不是杯碟碗盞那種量販貨,所以王平山纔沒見過一模一樣的,不敢判斷真僞。
顧驁也不懂瓷器,不過他問了對方行情之後,就覺得知青們應該不至於爲了這點錢去僞造瓷器。
因爲太便宜了,僞造一爐的成本都不一定夠。
知青們的報價是這樣的:“王平山原先杯子碟子一律是10塊錢一個收,大件也就三五倍。我們這幾個花瓶酒壺還沒驗過真假,您擔點風險,都算40塊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