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演技和忽悠固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性因素,還是在美國的防衛和安全圈子高層,那些佔據話語主導權的傢伙,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還是冷戰時候培養出來的。
這裏就涉及到美國的一部分技術官僚,和美國這個國家的利益不一致的地方。
就好比一個程序員,一輩子都在悲催的終生學習中,兩年不學新東西,鐵定就技能結構落後了,要麼你有本事轉管理崗,要麼就等死等解僱吧。
程序員只能任由市場魚肉,但那些國際關係專家和戰略研究室、防衛部門的專家,他們卻是可以限制需求側的進步的。
畢竟國際關係這個領域,並不是“市場化運作”。
如果一個80年代以前入職的研究生,從那時起就一直研究怎麼坑蒙拐騙陰毒詐地對付USSR,他積攢了一輩子的技能路徑依賴……
那他就希望讓這些技能能夠一直值錢下去,直到幹到他們這一代人退休,然後才哪管洪水滔天。
如果哪一天,有人告訴他露西亞人沒威脅了,研究對付露西亞人的計策和積累不值錢了,研究對付中國的技能才值錢,那怎麼辦?
理論上他們也可以和苦逼的碼農一樣做終生學習者。
可就算你肯學,你在局裏部裏的話語權,也比不上那些根子上一開始就研究中國問題的學弟同事,人家比你更專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