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3月到5月,租房和旅館、招待所全部不夠用。
很多人就睡天橋,或者就在滬交所附近的街上瞎混隨便倒,成爲那幾個月的一景,等股市拐了之後才作鳥獸散。
爲了讓自己“唯利是圖”的形象更加迫真一些,顧驁當然也免不了在股市裏砸點錢,從年初1月份就開始陸續砸了,不過並沒有多少賺頭。
不是上漲的百分比不夠——雖然當時股市還實施“每個交易日漲跌限額都只有1%”的模式,也就是說漲停板和跌停板的幅度都只有後世的十分之一。
但只要行情好,每個交易日都1%的話,弄個幾個月還是能賺個翻倍甚至翻兩倍的利的,不算慢了。
真正讓顧驁賺不到什麼大錢的原因,是當時中國股市的總體盤面還太小,流通股全讓顧驁一個人喫都不夠。
而且當年1月份時候的政策,還是“買新股要憑福利認購證”。福利認購證要憑身份證購買,一張認購證可以認購30塊錢的新發行股票(一張身份證可以買很多張認購證,並沒有明確的限購,所以並不是一個人只能買30塊錢新股)。
至於已經上市的“老八股”要自由交易,並不在認購證的限制範圍之內。
1月份時,因爲偉大講話還沒發表,市場沒什麼信心,認購證甚至出現了滯銷,要公職人員攤派認購,好多人一開始也是真的本着“就當捐給國家搞建設,賠了就賠了”的心理在買的。不過到了後來6月份第二波新股認購證下來的時候,因爲3到5月的狂熱行情,認購證一下子就搶瘋了,按身份證購買之外還採取了每證限量,後來甚至要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