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白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封寒腦子裏已經轉了好幾圈,投身科學界,進軍互聯網,感覺都不是自己的強項啊,於是問,“爵爺,那文藝界授爵的可能性大嗎?”
蘇鳴鶴哈哈道,“以前的可能性並不高,皇家的興趣是賺錢,並不重視文學藝術這些虛的東西,在文定革新的時候,文學的重要性被最大限度的降低,一度淪爲副科,數理化纔是正科,那時候恨不得全大夏的人都是科學家,都能造槍支彈藥,從事工業,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差不多一百多年,雖然也有文學家藝術家授爵,但那都是做到國內最頂級的人物纔有此殊榮。”
封寒也知道這些,爲了寫《三重門》,他也做過這方面的功課。
“直到二十多年前,在先帝同泰晚年間,政府意識到國民文學素質藝術修養已經處於全球落後階段了,雖然我們的國家GDP是全球第一,人均GDP也排進了前十,但已經很多年沒有誕生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以及藝術作品了,出國給人的印象就是大夏的暴發戶來了。”
“這纔有了十多年前的學科改革,語文被提升至和數學相同的地位,藝術等科目也成了中學必修的副科,影視行業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扶持,等到當今鼎康帝登基的時候,語文的分數更是破格提升至200分,高於數學一個檔次,其實這也有點矯枉過正了,只不過百年落後,政府和皇室看到效果緩慢,所以用了重藥。”
“我們業內把同泰帝的舉措稱爲‘文娛復興’,跟歐洲的那個文藝復興就差一個字,我和老曾都是那幾年被授的爵位,自那之後,文藝圈獲得爵位的概率就大了很多,前兩年我記得還有一個三十來歲的作家被授爵了,就因爲他寫的小說在米國進了什麼暢銷榜,還得了個獎,獲得了國際認可,從來都是外國的書在我國暢銷,他這算是大大的爲國爭了光,不過他在國內的影響力差點,聽說最近的一本新書都賣不動。”
聽到老蘇頭這話,封寒的信念又燃了起來,媽的,這纔是自己的希望啊!看來還是要寫書啊!
蘇爵爺轉而又道,“不過論授爵最年輕,還要數爲國爭光的運動員,每屆奧運會過後,總有幾個運動員被樹立典型獲得爵位,平均年齡差不多隻有20多歲,反觀文藝圈、科技圈、商界,30歲獲得爵位的都算是年輕的了,普遍都是50歲在業內有了一定聲望,纔會被授爵,至於政客,就更不要說了,一般不會低於50歲。”
蘇爵爺說的很明白了,封寒還是應該側重體育,如果能像水神齊仁餘那樣重振大夏遊泳隊的氣勢,很有可能在兩年後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