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實際上,宋局之所以穿花蝴蝶般走了三個考場,留意的就是學生們卷面上的字體,只可惜能入他法眼的寥寥無幾,但是現在,終於有了一個楊棠。
再一看楊棠寫的詩,本意沒想出聲的宋局竟驚噫了出來。
“大叔”楊棠並沒在意身後有人,按部就班地開始審閱作文題目。
“鄭文公曰:不以物喜。壽公雲:不以己悲。請擬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爲話題作文一篇,體裁不限(詩歌除外),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讀完題目,楊棠很是無語,因爲此世歷史上沒有範文正這個人,少了那篇著名的《岳陽樓記》,所以纔會冒出什麼鄭文公和壽公,兩人是同窗,開座談會的時候,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人一句分開說了出來。
轉念一想,楊棠又覺得這樣挺好,懶得構思什麼,直接湊一湊應該就有八百字的作文了,於是提筆開寫。
“雪蓮在嚴寒中綻放,荊棘鳥在驟雨中前行……”
單看了一個開頭,宋局就愣住了,以他的素養,不難看出楊棠想要表達什麼,但一個應屆考生隨便寫個開頭就能吸引住他,還真是前所未見。
往下再看,只見楊棠筆鋒一轉,已然寫道:“孟子曰: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這句話宋局深曉其意,自然更能體會出楊棠所寫文字的前後照應,同時心下有些莞爾,這人跟鳥能一樣嘛?荊棘鳥那是因爲死腦筋,纔會不管狂風暴雨或雲淡風輕,一直前進不止,而人窮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喪失掉自己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