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民間有“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典韋絕對是一員虎將,其力大可比商紂時期惡來,一雙重達八十斤的鐵戟在他手上使得虎虎生風,正是這雙與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不相伯仲的鐵戟讓典韋笑傲三國,力戰呂布手下四員大將而不敗,兩進兩出濮陽城亦所向披靡。
曹操徵宛城張繡,張繡迎降,曹操甚爲歡悅,便邀請張繡及其將帥,一同置酒高會,曹操行酒時,典韋持大斧立於其後,斧刃徑有尺餘,曹操所至之人前,典韋都舉斧迫視,酒宴至終,張繡及其將帥均不敢仰視。張繡等人還是久經戰場的人了,看到典韋,居然不敢仰視。過了十幾天,張繡因曹操納其嬸,頗感恥辱,於是在賈詡的建議下,突然造反,奇襲曹操之營,曹操被殺的措手不及,出戰不利,於是率輕騎逃走。曹操輕騎逃走,留下典韋戰於門中。手下十餘人,這十餘人應該是敢死之士。都死戰,無不以一當十,這是在真真實實血淋淋的拼命,畢竟對方人多勢衆,左右都死傷略盡,典韋也身受十餘創,又是短兵肉搏,典韋居然夾起兩敵人當做武器和敵人戰鬥,嚇得敵人不敢向前。反正是走不了,典韋向前衝殺,殺了好多人,受傷也加重了,最終在怒吼大罵中死去,典韋死了敵人才敢向前,割了典韋的頭居然傳軍觀看,典韋是何模樣,典韋就這樣戰死。
如果說典韋是爲一個人而生的,那個人一定是曹操,如果說典韋是爲一個詞而生的,那個詞一定是忠義,典韋在七十萬言的《三國演義》中着墨並不算多,出場也只有四次,但是,除第一次出場外,其餘三次都在護衛曹操中,表現出了卓着的功勳,如果不是在危急關頭典韋及時出現,曹操就算有三條命,也早就死於亂槍之下了,按照一句通俗歌詞所說的就是“沒有你哪有我“?所以,曹操流下了公元197年最後一行熱淚,即不是給長子曹昂的,也不是給侄子曹安民的,曹操的眼淚爲誰而流?爲忠心耿耿的保鏢典韋而流!立祠祭奠典韋,並厚待典韋之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甚至第二年,曹操路過典韋犧牲之地,仍然睹景思人,大哭典韋。
作爲人臣,有如此重情的主子、有這般圓滿的結局,還奢望什麼呢?比起那些爲主人拼命卻被主人出賣的人,典韋應該可以含笑九泉了,曹丕即王位後,以典滿爲都尉,賜爵關內侯。正始四年典韋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喜歡史事講將1三國明請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史事講將1三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