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和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有評級的標準就是收購人員的眼力,可想而知,說你三級就三級,說你一級就是一級,說你不合格,你就只能拉回去曬了!
所以老潘的這個承諾,對於那些偏遠地區的民兵來說,比給發獎金還讓大家開心。
最後就是一人發了一個簡單的小本本,就是民兵證了。還有一個明晃晃的不鏽鋼口哨——這就是裝備了,大家巡邏的時候掛脖子上,遇到情況了有多大勁兒就使多大勁兒的吹,比扯着嗓門喊強多了。
其實口哨就是個象徵性的東西,農村裏有銅鑼,比這效果更好,只不過沒這個方便而已。
這邊發着東西,那邊民兵們就把燕飛圍起來了,打聽他昨夜抓的賊是哪兒抓的。一聽是郭樓那地方的,登時有兩個小夥子就激動了,他們就是郭樓來的。
大家都好奇他是怎麼抓到賊的,燕飛可是有經驗,給大家說起來是有板有眼的。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以前燕飛要是看見人像賊想去盤問一下,那屬於名不正言不順。現在大家都是兵了,有了懷疑就上去問,賊都心虛,也不可能對附近家家戶戶瞭如指掌,問兩句絕對露餡。
等大夥兒都各回各家,老潘和燕飛一起回去的時候,還和燕飛解釋了一下獎勵的事兒。
民兵是沒有固定工資的,經費太少,爲了調動大家積極性,也只能這麼做了。
三岔河鄉有四十來個行政村,一百五六十個自然村。這麼點民兵散到各處,沒有有效的制約措施,不調動起來大家的積極性,都偷懶不去巡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