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倉州地處華北,自古有水旱碼頭之稱,京杭大運河縱貫全境,倉州人民向來以淳樸、剛直、勤勞、勇敢著稱。
由於倉州乃畿輔重地,爲歷代兵家必爭,古有“遠惡郡州”,明時有“小梁山”之號,沿渤海方圓百餘里,均系蘆蕩荒灘,人煙稀少,既是犯軍發配之地,又是叛將蔽身良所。
所以自明清時起,一些受朝廷緝拿之叛將,尋倉州民衆強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這些人等隱姓埋名,化裝僧道遊俠,傳藝維生,倉州武術之鄉的名聲,也由此而起。
雖然在那變動的十年中,一些武林人士因爲某些原因受到衝擊,很多拳譜和歷史文物被銷燬,倉州武術的發展暫時受挫。
但倉州習武之風始終未息,從八十年代起,各種武校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說是家家習武也不過分,就連那賣燒餅的老胡,手上也是有幾分工夫的。
此時的秦風,正貓着身體蹲在一戶人家的後院牆外,這戶人家姓劉,在倉州算得上是個大戶人家,光是瓦房就有十多間。
十多年前的時候,劉家曾經受到過很大的衝擊,房子一度被收走,在八十年代初期,政府纔將房子歸還給了劉家,現在祖孫四代人都生活在這裏。
和一般家人的院子不同,劉家的後院十分的寬敞,並且被改成了一個練武場,在場邊放着兩排兵器架子,上面插滿了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器。
這會在院子正中,有七八個十來歲的孩子正擺着拳架子,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坐在場邊,雙眼似睜非睜,悠閒的品着面前桌子上的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