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天上掉餡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般來說,劉偉鴻很少去店面,而是直接上綜合市場四樓的家中喫飯,唐秋葉也早就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在等他。劉偉鴻對正經做生意沒有太大的興趣。賺錢對於他來說,只是一個副業。身爲世家子,劉偉鴻比誰都清楚,在一個官本位的國家,權力和財富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主次關係。只要老劉家不倒,一直穩居權力中樞,錢,就是個孫子罷了!
但是今天起了變化,劉偉鴻徑直去了店面,唐秋葉也還呆在店子裏,並未上四樓的家,等着和劉偉鴻一起喫飯。
店面裏有好些個客人,男男女女都有,年輕人居多,似乎是陪着女朋友在這裏挑選衣服。
“秋水伊人”在浩陽市的服裝市場,已經算得大名鼎鼎了。尤其是年輕人,都喜歡到秋水伊人來買衣服,就好像後世的名牌服裝一樣,在當時秋水伊人就代表着正宗“港貨”,能穿上秋水伊人出售的衣服鞋子,似乎就高人一等。
秋水伊人服裝的售價,也確實不菲。
秋水伊人是浩陽市第一家“返璞歸真”的私營服裝店,只打折,不談價。這個事情,說起來也挺有趣的,經歷了一個“輪迴”。數年之前,個體商鋪尚未出現的時候,衣服都是做的,只有國營百貨商店裏有少量的成衣出售,那是明碼標價,絕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去國營商店買東西,壓根就不存在討價還價這麼個概念。
那時節,人的思想也簡單。國營的嘛,定的價格當然公道,用得着討價還價嗎?國家還能坑人?
改革開放之後,漸漸出現了私營服裝店。個體戶們腦筋靈活,經營手段多樣化,討價還價就成爲他們與國營商店競爭的一大籌碼。顧客總是有這種心理,覺得談價之後,自己佔了便宜。這種“一切我做主”的感覺不是一般的好。
但是商人的手段,總是比顧客的手段多,也更高明。
漸漸的,討價還價就變成了一種“鬥智”和“猜謎”的遊戲,顧客得有這個本事,一眼就看穿這件衣服的“底價”在什麼價位,一口就殺到這個價格上,不然最終總是喫虧。但有這種本事的顧客,終歸是少數,挨宰的是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