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今日到了這洞穴當中,找到了師祖遺骸,獲得了失傳的師門密學,想想已經是夠神奇的事情了,再多些怪事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何況這是師祖所言,想來即使不是全部說中,也是八九不離十的。想想他自從習練天心訣之後,給自己帶來的各種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此時對武學之道已有很深的感觸。中華武學流傳數千年而不敗,確實有他神奇的地方。
竹是溫帶或熱帶禾本科植物,一般生長在向陽之處。這翠玉墨竹卻完全不同,根鬚生長在極熱之地,但生長卻又需要至陰之氣。這個洞穴地處熱帶雨林深處,卻又深具極陰極寒之氣,本身就已經極爲罕見,而翠玉墨竹生長的地方恰好是地心熱泉噴湧之處,根鬚容易生長。洞中長年沒有日光照射,空氣溼潤陰冷,長期而來竟在地熱泉眼周圍形成了一汪冰潭。地心泉眼冒出的極熱之氣,被翠玉墨竹完全吸收,自然無法溶化四周的冰泉。
禹言讀書龐雜,對繁體文言自然不算陌生,師祖大意是尋找這翠玉墨竹的時候遇到了魔門的門主,兩人酣鬥起來,最後竟落了個兩敗俱傷。只能將天心七訣留在絲帛之上,並希望後來者能傳回雲門弟子手中,以翠玉墨竹相謝。
而那個魔門之主蓋天更是有趣,明明是魔門,卻自稱爲聖門。禹言對魔門自然沒有什麼偏見,這些古老的江湖傳說,現在只存在於童話故事裏了。若說鋼筋水泥的城市裏還存在什麼魔門聖門,那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禹言仔細看了一下天心訣,見前兩訣與師傅教給自己的一字不差,知道這是貨真價實的雲門之寶,忙將後面五訣緊記在心,將絲帛塞到了作戰服的貼身口袋裏。
忙完了祖師這邊的事,再看魔尊蓋天旁邊,整整齊齊放着兩冊絹書,一厚一薄。絹書之上放着一塊似玉非玉的東西,半個巴掌大小,用手摸了一下,感覺很清涼。
禹言將它握在手中,見正中刻了個篆體的“聖”字,在光的照耀下,竟然隱隱有色彩流動,五彩斑斕,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寶貝。
先拿起上面的薄薄絹冊,翻開第一頁,首行便見幾個大字:“字晤吾徒:汝閱至此,已爲吾徒。承吾衣鉢,得聖典與靈玉,爲聖門中興之主。若悔,天譴之。”禹言嚇了一跳,怎麼讀了他幾句話,就被他強行收爲徒弟了,還不能反悔。
禹言樂了,強買強賣,這大概就是魔門風格吧,小說上也是這樣寫的,不過性格倒挺爽朗的。禹言不是迂腐之人,多一個師傅也不是什麼壞事,何況還是已經故去這麼多年的一位前輩。因此又跪在魔尊身前,恭敬磕頭,完了繼續翻看絹冊。
魔尊所言的聖典,也就是這本薄薄的絹冊也是一門內功心法,叫做龍欲功,書中記載的是龍欲功的六層口訣。看到這個古怪的名字,禹言頓時就有一種想笑的衝動。不過想到這好歹也算是自己的師門心法了,禹言便將口訣熟記下來,藝多不壓身,說不定哪天就排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