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四、大哥文化 (第1/12頁)
孔二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幾乎每個中國男人心中,大概都有個大哥情結。這情結說不清,道不明。反正,有本事的人自己當大哥,沒本事的人自己去找合適的大哥。不僅僅混社會的有這大哥情結,幾乎各行各業都有這大哥情結。
比如說你在單位裏想混好,必須得找個大哥,拜個山頭,等哪天自己混出來了,自己再當大哥。比如說你在社會上混,也需要有個大哥給你指點迷津。就像二狗這樣的閒散人員,出來混,也得拜個大哥。這大哥不是白拜的,拜個大哥說明自己有立場。如果出了問題大哥會幫忙,大哥有責任讓小兄弟們過得更好,而當大哥需要幫助時,小兄弟們更是義不容辭。
這種大哥文化在全球也就是中國有,說難聽點是相互利用,說好聽點是有情有義。你什麼時候見過英國人、美國人互相稱兄道弟,終日混在一起拉幫結派?就連跟中國文化接近的日本男人間,都是有限度的交往。像是中國這種講兄弟情義的,歐美人根本讀不懂。十個歐美人看《英雄本色》,起碼得有八九個人認爲這是一部隱晦的同性戀電影,剩下那一兩個不認爲是同性戀電影的,肯定是因爲本人就是同性戀。
而且這種大哥文化,中國古已有之。戰國四君子,不就是手下那些門客的大哥嗎?關羽,不就是始終糾結在究竟該拜曹操當大哥還是該拜劉備當大哥嗎?拜了一個,就意味着捨棄另一個。誰要是做了三姓家奴,得被全社會鄙視。
儘管在當今社會中,這種大哥文化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了,可國人心中的這種大哥情結,哪能是一天兩天的就能磨滅的?
而且,當大哥的人似乎有着與生俱來的氣質,這和家庭、生活環境密切相關。比如趙紅兵,幾乎從懂事的那天,就是孩子們的大哥。到了後來,更是江湖大哥的大哥。這樣的人,一旦沒了當大哥的感覺,肯定會無比失落。以前號子裏的這些人敬着他,是因爲他在外面名氣大,是因爲他比別人都有錢。現在這些人再敬着他,可真是覺得他是個大哥了。這兩種感覺,對於趙紅兵來說,很不一樣。雖然趙紅兵和錢三等人以前沒什麼交情,但是這次事件以後,趙紅兵就是錢三的大哥。以後趙紅兵讓錢三去赴湯蹈火,錢三也得去。當然了,趙紅兵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他。
老曾被扔到馬桶旁邊,過了一會兒,自己也緩過來了,倚着牆直喘粗氣。
姚千里又賤兮兮地湊了過來,朝趙紅兵伸大拇指:“哎呀,哎呀。”
“有事說事。”趙紅兵雖然再次幫了他,但還是煩他。
“厲害,厲害,我以後真不洗澡了,沾沾你的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