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論是借後宮妃嬪之手,名正言順除掉淑妃肚裏的孩子,還是假借貪污一案,敲打那些總在勸他儘快立儲,跟他唱反調的討厭官員。從始至終,承乾帝其實都很厭惡別人插手他的家事,他想要一羣能唯他馬首是瞻的純臣,要一個能聽他號令的禮部,而不是一個整天都在拿着祖宗規矩,教他該幹什麼的禮部。
然而……
遙想當年,當承乾帝以淮王的生母順妃是由小國和親而來,所誕子嗣並不適合被立爲太子,而貿然廢長立幼,又是於禮不合的理由隨口將立儲之事搪塞過去,卻是由裴懷恩的父親牽頭,主動上書向承乾帝提議,或許可以先立後。
考慮到遲遲不立太子會加劇黨爭,當時的禮部連夜翻閱歷朝典籍,最終想出了“立嫡”的辦法,建議承乾帝鐘意哪位皇子,便先將哪位皇子的生母立爲皇后,如此,便是完全合乎禮法的了。
可辦法雖好,卻是徹底觸怒了當時的承乾帝。
因爲承乾帝本就多病,而禮部每日如此着急地勸他立儲,令他一眼看去,總覺得禮部這是在咒他。
至於其他的,例如大夥口中的什麼黨爭,什麼大局,在當時的承乾帝看來,也不過只是一個拙劣的藉口和笑話罷了。
“……皇上、皇上當年篤定自己的孩子們會和睦友愛,覺着禮部是在危言聳聽,是在咒他,是想扶太子而棄他。”寧貴妃雙手捂臉,泣不成聲,“是了,文鶯你說的是,皇上是最討厭有人騎在他頭上的,皇上年輕時從沒真的想過立太子,若說如今邵家軍勢微,李熙尚且還有得爭,可當年……”
當年東北二部都被淑妃的母家把持着,承乾帝又年輕氣盛,就算心裏再喜歡淑妃,又怎麼可能真立淑妃的孩子做太子?
“我錯了,我原來只是皇上的一把刀,我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