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導演和編劇,墨菲自然有兩份薪酬,不過影片的總投資爲800萬美元,他的薪酬不可能太高,而且米拉麥克斯爲了避免過高投入,暫時只會支付他的基礎片酬,導演酬勞爲90萬美元,編劇要低很多,只有10萬美元。
這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正常價格,因爲規避風險的考慮,米拉麥克斯將墨菲的部分片酬壓到了北美票房分成裏面。
根據導演合同的協議,如果影片北美票房超過1000萬美元的話,墨菲能自動獲得10萬美元的基礎激勵,也就是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一。
就跟曾經詹姆斯·溫與獅門影業簽訂的《電鋸驚魂》合同類似,這是一份階梯式的獎勵協議,影片北美票房每增加1000萬美元,墨菲的分紅獎勵也將增加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北美票房達到2000萬美元的話,他能獲得百分之二的抽成作爲獎勵。
但這份協議還有一個補充條款,獎勵最高不會超過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五。
在好萊塢,爲了規避前期過高投入帶來的風險,以及激勵主創人員的創作熱情,很多好萊塢公司都會使用這種策略。
這樣也能把導演與項目牢牢綁在一起,項目大賣拿到的錢越多。
就目前來說,這也是好萊塢最常見的片酬協議。
至於他另一重編劇身份,除了編劇工會硬性規定的小額分紅比例,並沒有類似的協議條款。
放眼整個好萊塢,能讓製作公司簽下真正分成協議的編劇,一隻手就能數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