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躊躇猶豫的最後,哈維爾做出了改變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開通博客,無償撰寫“上帝之城”的拍攝日記。
不過,伴隨着時間的推進,哈維爾和馬丁的報道方向卻發生了改變。
馬丁還是按照原計劃,逐漸深入劇組、深入貧民窟,通過劇組的拍攝,一點一點展露上帝之城的真實面貌,讓人們可以有機會去了解這裏的真實生活。“巴西環球報”爲馬丁開了一個專欄,不僅僅侷限於上帝之城,里約熱內盧附近幾個大型貧民窟,馬丁的腳步都開始逐漸探訪。這個專欄大受歡迎,引發了巴西國內的熱烈討論,這讓“巴西環球報”的銷量節節攀升,最近兩週時間以來,長時間佔據了巴西國內報紙銷量冠軍的寶座。
哈維爾卻發現,巴西貧民窟的生活對於北美來說沒有吸引力,因爲這是兩個世界,他的報道開始逐漸朝“上帝之城”劇組的拍攝進程發展,着重體現出劇組在這裏拍攝的情況和過程。一開始,哈維爾更多是以記者的視角去報道、去闡述;但很快,哈維爾就改變了角度,他更多是以一個普通旁觀者的視角,去觀察、去體驗、去記錄。
這是哈維爾多年以來,第一次離開了“記者”的身份,真正去享受報道真實、記錄事實的快樂,這讓他恍惚之間又回到了大學時光。
哈維爾的這一舉動意外地爲博客吸引了目光,不僅因爲哈維爾逐漸揭開了電影劇組的神祕面紗,還因爲哈維爾徹底融入了“上帝之城”劇組,與這個獨立劇組深入到貧民窟、深入到當地居民的生活,面對困難、迎接挑戰、處理危機,展現出了“上帝之城”劇組內外的所有風采,還有巴西的異域風情。出人意料的是,巴西貧民窟的生活也逐漸贏得了更多人矚目的視線。
在最開始的三天時間裏,哈維爾的博客是沒有任何訪客的;在前十天,也僅僅只有數百人而已,冷清地幾乎像是真正的日記——只有哈維爾自己和自己對話。但伴隨着時間的推進,博客的瀏覽人數開始增多,在最近五天時間內迎來了大爆發,目前瀏覽量已經超過了一百萬,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奇蹟。
特別是三天前,爲了紀念九一一事件,哈維爾專門撰稿表示了紀念,那篇日誌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多字。這也是哈維爾第一次真正深入“上帝之城”這部作品的靈魂,去探討這片貧民窟存在的問題,以及世界貧窮落後所導致的犯罪。他將自己一個月以來的見聞,自己對原著小說和改編電影的看法,以及和蘭斯接觸過程中的感觸,全部都表達了出來。
僅僅是這一篇博文,在三天時間內就贏得了二十萬的閱讀量。着實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