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頒獎季的概念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事情必須從檔期的概念說起。
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將近一個世紀,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這才形成了如今繁榮鼎盛的景象。1975年“大白鯊”和1977年的“星球大戰”先後掀起了票房浪潮之後,好萊塢正式進入了類型片繁榮的商業電影時代,特別是後者,不僅創造了影響整整一代人的文化現象,而且自其之後,暑期檔的概念第一次問世。
在那之後,一年四季就被分爲了春季檔、夏季檔、秋季檔和冬季檔。因爲好萊塢發現,不同的檔期適合不同的電影類型,一部普通的電影放在正確的檔期可以取得超出預期的成績,一部出色的電影放在錯誤的檔期則可能導致滑鐵盧。於是,檔期的概念正式形成。
1998年,一部叫做“莎翁情史”的電影橫空出世,在所有輿論都看好“拯救大兵瑞恩”的情況下,依靠着十二月、一月和二月的密集宣傳,以及正確的公關策略,最終在奧斯卡上掀翻了世紀末最出色的一部戰爭電影,最終站在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領獎臺上,引起一片譁然。
歷史證明了,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當“拯救大兵瑞恩”那史詩般寫實的諾曼底登陸長鏡頭載入史冊時,“莎翁情史”卻已經被逐漸淹沒在歷史長河裏。不過,“莎翁情史”卻作爲“頒獎季的起點”,另類地載入史冊。
人們通過“莎翁情史”意識到,檔期效應對於志在得獎的作品來說也是適用的,正確的檔期加上正確的策略,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於是,一場以衝擊奧斯卡爲核心的宣傳公關戰逐漸形成,一大批電影爲了混一個眼熟、爲了更好地進行宣傳、爲了衝擊小金人,將上映檔期安排在十一月、十二月,然後在一月和二月展開密集公關行爲,最終實現奧斯卡上的大獲全勝。
這,就是頒獎季的來源。
頒獎季的出現不僅僅將奧斯卡推向了全新的高峰,成爲全球範圍內最具影響力、最具商業價值、最具權威性的頒獎典禮,同時還帶動了北美電影市場的繁榮。
自1998年以來,一年的檔期被重新劃分爲五個區域,一月和二月是冬季檔,三月到五月是春季檔,六月到八月則是萬衆矚目的夏季檔,九月和十月是秋季檔,十一月和十二月被稱爲假日檔,同時也被稱爲頒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