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以看得出來,頒獎季已經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從九月份開始,到三月份落幕,宣傳公關計劃徐徐加溫,逐漸爆發,在一月和二月迎來高潮,等待着三月的勝利果實。
以前在西洋鏡影業的時候,蘭斯就目睹過頒獎季的盛況,“死囚之舞”甚至還順利地贏得了那一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但客觀來說,那一年的整體競爭水平就不太激烈,再加上歷史原因——種族問題再一次爆發出來成爲了矚目焦點,所以最終哈莉·貝瑞(Halle Berry)和丹澤爾·華盛頓兩位黑人演員的勝出,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太多懸念的。
這一次,蘭斯將親自加入到頒獎季的喧鬧之中,“上帝之城”將作爲混沌影業的代表作品,第一次參與到頒獎季的爭奪之中。不過,“上帝之城”的情況顯然有些特殊。
作爲一部葡萄牙語作品,“上帝之城”主要還是參與最佳外語片的爭奪。這部電影在巴西國內引起了交口稱讚,巴西也正式確定由“上帝之城”作爲代表參與這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爭奪。
所以,“上帝之城”和頒獎季其他作品的宣傳路線也不太相同。因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是一個獨立的系統,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外語片評選委員會投票選出。
不同於奧斯卡大部分獎項都是由學院六千多名成員集體投票選出,最佳外語片依舊是少數評審委員選出入圍名單,再由參與外語片放映活動的會員們來選出得獎影片,相對而言,這依舊是一個少數評審委員選擇出來的獎項。
所以,頒獎季的學院攻略自然也有所不同。用韋恩斯坦兄弟那一套方式,顯然不太適用——當然,除非蘭斯希望“上帝之城”能夠跳出最佳外語片的桎梏,去衝擊最佳影片,那又另當別論了,不過從歷史發展軌跡、從學院成員的國籍、從奧斯卡的國籍屬性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提名,也許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但得獎,幾乎是不可能的——把“幾乎”去掉也是成立的。
頒獎季的紛紛擾擾與“上帝之城”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幾乎全部都只是間接聯繫。作爲一部衝擊最佳外語片的電影,更多還是以實力說話,所以還是需要在影評人口碑、觀衆口碑上着手,沒有捷徑,也很難套交情。這對於蘭斯來說是好事,畢竟,這纔是他第一次加入到頒獎季之中,人脈的缺乏和技能的生疏,註定了他不可能“大展拳腳”。更多的,“上帝之城”還是要看派拉蒙的能力了。
由於“上帝之城”在年初就登陸了聖丹斯電影節,並且早早地在二月就舉行了公映,繼而強勢贏得了讚譽和關注,票房方面也贏得了不俗的回報。進入十一月之後,“上帝之城”顯然早就已經被遺忘了,所以派拉蒙影業不得不安排了電影的重新放映,雖然僅僅只是在七十一間院線放映,但至少可以重新喚醒人們的注意力。不過,點映票房僅僅維持在五千到七千美元左右,成績不能說差,但也不能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