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蘭斯聳了聳肩,“不然你認爲,我爲什麼願意犧牲大量的利益,就爲了最終剪輯權。”
好萊塢的電影產業已經完全成熟起來了,每隔十五年到二十年,商業類型片的視覺風格、剪輯邏輯和場面調度都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變,從經典的好萊塢式連續剪輯和複雜場面調度,到六十年代受到新浪潮影響的蒙太奇風格,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規整沉穩的正反打鏡頭,再到九十年代受到香港電影風格強烈影響的多機位多角度快速高頻的鏡頭切換。
每一次在風格方面的質變都會帶來對類型片的全方位影響,甚至包括演員的表演和劇本的寫作角度,同時也是觀衆觀感的全面革新。
比如說正反打鏡頭強調的是演員對手戲之間的對峙和切換,最常見的正反打就是“越肩”,越過背向攝像機的人的肩膀拍攝說話對手的正面,所以劇本的對話就顯得至關重要,演員的表演需要細膩而準確之餘,同時也需要互動感。
但是在高頻鏡頭切換之中,強調的卻是整體氛圍的營造,考驗的是導演對主線和多條支線同時推進的控制能力,劇本在撰寫時會減少對話,強調節奏感,而演員的表演也需要更多的肢體輔助,表情的影響將被削弱。
目前的類型片風格依舊是延續了九十年代的系統,全景和特寫、快鏡頭和慢鏡頭、追逐者和被追逐者之間的快速切換,融合在大型場面調度之中,將電影的緊繃和刺激烘托出來。邁克爾·曼原版的“借刀殺人”採用的也是這種風格。
不過,在邁克爾·曼的鏡頭之中,他有意放慢整部電影的節奏,以一種緩慢的鏡頭營造出一種流光溢彩的流動感,繼而形成一種無形的張力。但整體而言,他還是沒有擺脫類型片的主流風格,包括機位的設定、鏡頭的切換、燈光的使用等等。
蘭斯現在正在努力的方向,卻是試圖打破類型電影之中不可捨棄的與“現實性”的關聯,而採用與衆不同的光線塑造、寓意深遠的畫面質感、天馬行空的鏡頭組合將觀衆與現實的聯繫切斷,從內核思想到外在形態上,讓觀衆脫離“這是一個發生在洛杉磯特定故事”的框架,而融入“這是一個社會的普遍形態”的泛情緒化之中,將劇本那龐大的主題核心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