孓無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鋼炮沒有翻看劇本,先問了楊以辰一個問題,他覺得這問題很重要,重要到他是否應該翻開劇本,去看一個八零後來描述屬於他們的年代。
“你覺得,那個年代的年輕人,該有一個怎樣的定位最能準確的形容他們。”
楊以辰也難得點了一支菸,此時,徐凡和樊冰冰也基本完成了晚餐,正準備叫他們出去喫飯,正好趕到了小鋼炮提問的時候,就悄悄的找了個位置坐下,等待着楊以辰的回答。
“那是一個沒有炮火硝煙的時代,但所有人都未曾遠離炮火硝煙。一代人的青春揮灑在打鬥與吶喊聲中,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揮霍青春的日子。理想在腐爛,他們的浪漫在血色的黃昏中瀰漫成爲昨日的記憶,發現,青春不過是一場綻放到極致卻結束得太倉促的事。”
“那是一個突兀的年代,一代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就這樣匆匆而過,時代留給他們的,是磨難,是坎坷同時也是不爲人知的精彩,我劇中的男主角就是無論在什麼地方碰到什麼事,都要將生命絢爛到極點,不折騰到死決不罷休的人,浪漫的人生,動盪的生命,怒放的愛情,我給自己的男主角定位爲一個拿着菜刀在行走的詩人,永遠在路上,浪漫的前行,圍繞在男主角身邊的一羣人,信奉沒有沒有綻放的青春不可被原諒,拿着菜刀、吟着詩、頭頂着血色的紅日,做一個永遠在路上的浪子。”——(爲了凸顯主角,作品改編的原著在本書中抹殺,劇本成爲純粹創作版本而非改編版本)
楊以辰說的很慢,每一句都會有一個明顯的停頓,他在用自己的理解解讀一代人的歲月,用一座城市爲代表的年輕人來影射整個時代華夏的年輕人。
小鋼炮、葛大爺、劉震雲,全部都是眼神迷離似在追憶往昔,眼眶中多多少少帶着一點淚光,那是一種人生被倒放的期待,他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翻開劇本,楊以辰描述的雖不是完全準確,也並非與他們的理解重合,核心卻抓得很準,會讓每一個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有共鳴,產生一種我要觀看的衝動。
小鋼炮掏出手機就給王朔打電話,讓他一起過來,徐凡在那邊從楊以辰描述的畫面中出來,攔了一下:“喫飯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