孓無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動筆,構思,大腦飛速運轉,每一個細胞都充斥着想象力來完善你筆下的世界。
作家、編劇,他們的世界裏,每一次的創作,都是一次人生的不同旅程,更是對大腦積蓄能量的一次考驗。
一部電影,一名編劇可能要數個月的時間來完成。
一部小說,一名作家可能要數年的時間來完成。
楊以辰,一部電影的編劇工作,在他這裏只需要幾個小時,以他自己獨特的記錄方式,將大腦中拍攝成型的影片,將那些畫面用文字記錄下來,他耗損的不是心血,只是大腦稍稍一些記憶力和手指頭敲打鍵盤的勞累。
爲了一個承諾,他不遠萬里跨過海洋前往大洋彼岸的國家,到那裏去看一場球賽,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哪怕是最高檔的商務艙,也不如腳踏實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舒服。
用電腦,敲打着鍵盤,五個小時完成了《颶風營救》的劇本初稿,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完整敘事和一些鏡頭的描寫。
換了個姿勢,喝了點酒,喫了點飯,將屬於自己的空間封閉,趴在放倒的座椅上,將筆記本電腦放在了一邊,拿出一個普通的日記本,拿着碳素筆,開始手寫《親愛的》劇本。趴着累了就靠着,要麼就側身舉着,字就不用說了,沒什麼美感,但他的字有一股一筆一劃的力量,不好看歸不好看,但沒人會覺得他寫的每一個字是應付了事。
待到飛機飛到了LA的上空時,他手中的《親愛的》劇本已經初步成型,沒有細緻的人物情節描寫,整個細綱列了出來,幾大場景,幾條主線,幾個人物,人物關係,故事核心,對於這部戲,他也很有信心能夠依舊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首先故事足夠吸引人也足夠感人,演員有着非常充足的表演空間,可以說這部戲成敗演員的表現佔了七成,故事佔了兩成半,剩下那半成是屬於劇組拍攝方方面面的。
趙微憑藉着這部戲拿到了金像獎的影后,黃博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奈何他之前的演技就得到了充分認可,雖說表現的無可挑剔,但在與趙微巨大進步的面前相比較,他的表現就顯得沒有那麼驚豔,實際上這個角色的內心戲要比趙微的角色更爲濃郁,有深度一些,可表演的彈性空間更大,如果拿捏的足夠好,完全是一個值得戴上任何影帝桂冠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