孓無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伯芝有時候覺得楊以辰就是自己的剋星,怎麼就那麼巧,怎麼就每一次都要和他成爲對手成爲敵人。
新片《喜馬拉雅星》,又一次跟楊以辰撞上了,被放在了一起進行比較,明星陣容明顯要比對方好,又是討喜的喜劇題材,本身質量也不弱,怎麼就比不過,怎麼就被說成演技浮誇,怎麼就被說成不倫不類的搞笑,憑什麼這麼說我們,我們哪裏做的不好了?
有些人總結了一句話:不是你們做的不夠好,是你們選擇的時機不對,你的對手做得太好了,完全不給你任何翻身的機會,上來直接就給你打入谷底,所有人對你的印象就只有一個,你們那也叫搞笑片嗎?看看人家《親愛的》,人家催淚能催到骨子裏,你們搞笑就只能搞笑到皮囊之上。
兄弟傳媒賀歲檔第一彈,強勢成功,強勢席捲大部分的份額。
整個電影市場的規模擺在那,放在十年後,你把變四拿出來,它都沒資格喊一嗓子我要佔超過半數的排片份額。此刻,內地的電影市場還沒有真正繁榮起來,電影院的數量有限,一家電影院內的廳也有限,排片的密度也有限,甚至很多地方還會開通宵場,將之前播過的幾個熱播電影,半新不舊,但在電視上還沒有播,外面有盜版碟的片子,五六個放在一起,以低廉的票價吸引觀衆來看,這樣的市場規模,基本上兩部備受期待的大片要是在相隔七天之內上映,那就真正是打起來了,相互損耗,弱勢一些的會損耗更多,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遂大家都會選擇避其鋒芒,相互之間避讓,輕易不要龍虎鬥。
楊以辰希望自己可以做一點貢獻,但他還沒有自信到真要把自己的兩部甚至三部影片同一時間上映就會打開華夏幾年後必然打開的電影市場,他本人沒有那麼大影響力,他的片子也沒有達到百年經典的程度,他能做的,就是儘量提升影片的質量,拿出好萊塢式的宣傳和製作,儘量吸引更多人走進電影院,讓看電影,成爲一種正常的家庭休閒活動,不說每週必看,一個月或是兩個月,夫妻之間一起走出來看一場電影,看電影之前一起喫個浪漫晚餐,生活細節中的小浪漫,增加夫妻感情。
首周票房,內地突破五千萬,香江兩千萬,寶島一千五百萬,熱國兩千萬,小島國三千萬,東南亞幾個國家加起來五百萬,全部換算成華夏幣進行統計,首周票房突破一億四千萬,在這其中,熱國和小島國乃至東南亞幾國裏的票房,至少有超過半數要歸功於楊以辰個人,是他個人的影響力,讓熱國大批量的年輕人走進了電影院,成爲今年熱國觀影人數最高的幾部引進電影之一,小島國也大同小異,年輕人以辰仔粉絲自居,大批量的走進電影院,以這兩個國家的經濟水平,中學生大學生看一場電影的經濟壓力,要遠遠小過華夏。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樣一個票房還是震驚了整個華語影壇,按照這票房趨勢,它是必然打破《利刃出鞘》,但實際上大家都清楚,這第二週,所謂的全亞洲,基本上也就是華夏的兩岸三地了,你不可能指望熱國和小島國再有更多的票房支持,一旦一部影片有了一定的地域文化差異,再精彩也難以吸引更多的觀衆,估摸着下一週這兩個國家的票房有可能會達到十倍的滑落,會有一些鐵桿的楊以辰粉絲會重複進場,你要說這是《利刃出鞘》那樣展現楊以辰剛猛帥氣酷又展現身材的一部戲,會有一些粉絲不顧一切的多次觀看,可這部戲裏,楊以辰的深沉和情緒的轉換,你不能奢望每一個觀衆都能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