孓無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燕京、魔都、香江、寶島四地,在同一天時間內,起飛飛往LA的航班上,很多熟人碰面。
記者,來自各種媒體的記者,平日裏在一起場合都會見面,登機之後見面,相視一笑,都知道彼此去幹什麼,有熟悉一些的還會聊幾句,還有爲了抵抗旅途寂寞調換座位的人,目的相同,到陌生的地方如果能夠相熟的人結伴,總好過自己一個小團隊去胡亂瞎闖。
一些牛點的大媒體還好,在美利堅有辦事處,有的甚至直接就在那邊啓動採訪小組,但更多的華夏媒體還是兩眼一抹黑,又不能不去,第一手的資料太重要了,他們出來可不是一站,而是跟着楊以辰的巡迴演唱會,一站接着一站報導,從周邊路人採訪,觀衆採訪,到現場附近採訪,進入現場採訪,來到這邊的團隊基本都是四人組合,兩男兩女的配置,經費緊張一些的就是兩個男記者,如此大強度的跟蹤報道,國內都不多見,現在是要繞着地球玩,他們每一個人出發的時候,都被上司的上司甚至於所在媒體的大BOSS召見,多少都會給他們一點資源,譬如一些大媒體記者的電話,譬如兄弟集團方方面面的一些管理層電話,都打好招呼了,目的就一個,儘可能讓他們享受在國內的待遇,別拿着記者證,買了票都不能以記者的身份在某些特定的區域等候採訪。
飛機上,有的聊,多少都帶着一點自豪感,有點類似體育記者的感覺,譬如採訪姚明採訪劉翔,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現在他們一到國外比賽,來自華夏的記者是要受到當地主辦方尊重的。在這一次的採訪任務中,儘管嘴上大家都說我們需要給辰仔更多的時間,讓他好好發展起來,到時我們就也能擁有特殊的待遇,心裏卻還抱着一絲幻想,如果這一次我們就能夠受到特殊待遇那該多好。
年後,剛上班,正式每一年娛樂新聞相對的空窗期,不管是歌手還是演員都是剛開始投入到工作中,新聞沒有那麼多,媒體都將關注的焦點扔在了楊以辰的世界巡迴演唱會,他身上的話題總是那麼多,沒有重複,出現的總是很有新意,不僅觀衆們喜歡,記者們也有新鮮感。
一個電視劇,你採訪楊以辰,聊的是電視劇。
一個電影,你採訪他,聊的是電影。
一張專輯,一場演唱會,一場時尚走秀,一次緋聞,一個活動,一個頒獎典禮,一次商業行爲,一次慈善行動……
一年下來,楊以辰的新聞是多,可當你進行總結的時候會發現,人家真心不是炒作新聞,是身上實打實有着讓人關注的地方,你拿出來新聞也能得到觀衆的認可。
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很累很乏,一些老記者還好,當年國內交通體系還以火車爲主時,十幾個小時的火車稀鬆平常,偶爾到一些偏遠地區,破舊的客車和牛車馬車拖拉機也不是沒嘗過,扛折騰,但即便如此,也想着能夠趕緊找個住的地方,泡個澡好好睡一覺,明天才好拿出全部精力來進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