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劉,目前的情況下要實行你所說的七專技術標準,有點不是很現實呀。以前的時候,咱們基地也是有過這樣的想法,一直沒有執行……”對於劉一九提出來在生產實驗過程中採用七專制度,謝和平很是爲難。
“謝主任,這個有什麼爲難的?專人、專機、專料、專批、專檢、專技、專卡或專線,這樣一來,監管容易,以後出現了問題,也能夠很快找到是哪個環節的問題,很快就能夠改進……”劉一九實在是有點想不明白,這些管理人員爲什麼明明知道這樣會有好處而不這樣幹。
謝和平很認同地點了點頭,但是卻依然很無奈:“知道當初爲什麼這個走不下去嗎?”
劉一九搖頭。
七專技術協議,這個雖然說是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經過兩次才形成,但是對於質量意識,中國軍工單位在這之前並不是沒有,只不過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很長時間,都是使用的一些來自蘇聯的技術標準。
蘇聯的生產條件,對於基礎薄弱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勞民傷財的生產模式。
“誰知道政策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咱們基地只是一個戰備基地,很多人都是一人會好幾個工種的技術。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降低基地的運營費用。同時,這裏面的很多設備,並不是爲了加工用,而是爲了儲備!”謝和平的話,讓劉一九更加疑惑。
“謝主任,既然這樣,咱們更加容易實行呀。人員定崗,這一點,您應該向基地管理委員會提出來。裏面的頂級師傅並不是很多,一些年輕人現在一個工種都沒有幹好,要是同時學好幾種技術操作,這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束縛。”劉一九無語,經過王順義的提醒,他想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嚴格按照七專技術條件來進行他設計出來的這種狙擊步槍的生產,纔剛剛一提出來,在謝和平這裏就遇到了阻礙。
他們認爲,這樣的生產,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東西都這樣去進行,所有的一切都是專用,這是一種很嚴重的浪費。
基地可沒有多少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