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劉,就他們這些設備,能夠弄出咱們需要的高精度瞄準鏡?這不是開玩笑吧?咋我怎麼都感覺不靠譜呢!”第二天,298廠就安排陳大山一行人蔘觀他們的工廠。
這個年頭,這基本上都是標準的模式。
外聯處處長肖思偉,以及負責這次攻關的技術負責人薛丁山陪同幾人一起參觀他們的光學儀器生產線,主要就是爲了讓陳大山對他們有充足的信心。
“陳領導,這裏面的設備設備雖然陳舊,但是生產絕對沒有問題的。光學鏡片的生產工藝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生產工藝裏面一些時間的掌握以及各種配方的比例。這些設備別看很多都是建國之前就生產出來了,很大一部分也是前蘇聯援助咱們的,時間有幾十年了,外觀看起來,也不怎麼樣,很多比咱們國產的設備故障率要小很多……”對於這些陳舊的老設備,薛丁山等人也沒法說比國內的設備好很多。
只能夠說故障率小的問題。
國內生產光學玻璃的工藝,已經非常落後了,即使當年蘇聯援助新中國的技術,也是因爲蘇聯自己都沒有學透,再對新中國來點保留,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也就可想而知了。
光學玻璃,一般都是採用熔爐製坯,熔融原料,冷卻成型劈坯,切割毛坯倒角,根據圖紙需要把切割成的小塊經過加熱軟化之後壓坯成型,退火去應力,檢測性能,符合使用的毛坯纔會進入光學玻璃製造的打磨工序。
看起來工藝非常簡單,但是這簡單的工藝中間需要的技術着實不少。
“薛總,咱們的材料合格率是多少?”劉一九看到這裏面居然都是採用的黏土爐,而沒有看到造價高昂,但是可以保持溶液穩定,很少在原材料內部產生氣泡以及攪拌之後留下的如同水紋一樣的脈紋痕跡這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