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鎮古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一還得準備送祖先,這個講究多,和除夕的祭祖,迎香是一個流程。
祭祖,是祭祀祖先、宗祠的一種活動。他們這祭祖分爲家祭、廟祭、墓祭三種形式。
家祭,在家中,將載有遠祖的族譜和近祖的神主碑取出,稱“請主”。
族譜懸壁上,神主碑則以輩分爲序環列於供桌之上,長輩居中,後輩在側。
族譜,又名“影子”,填有祖先的名字,有的還在上下空白處彩繪起居飲宴圖,爲供奉遠祖之物。近祖的“神主碑”,又稱“牌位”,簡稱爲“主”,以木刻成圓頭或方頭碑狀,高尺許,鑲木座中。
家祭地點,富戶在“客屋”裏,一般人家在居室的明間。富戶有專用供桌,繡花桌圍;一般人家往往以飯櫃爲供桌,過年時買一張白紙彩印的“桌圍”貼在櫃門上,以示隆重。家祭的時間、次數、祭祀禮儀,各地有所不同。
廟祭,在家廟中舉行,一般只在年節時纔有闔族祭祀的儀式。
家廟又稱“祠堂”“宗祠”,從前廟祭習俗是:“每年春秋致祭,多以春分、秋分二節。即古人春祠秋嘗之禮。屆期掃除庭宇,清理豆殤,設果品祭席,焚香奠酒,由族中長者,率族衆一體行四叩禮。祭畢,在祠中宴飲,以敦族誼。”後來,他們這發展成除夕祭了。
墓祭,又稱“上墳”“燒紙”。墓祭場所在先祖塋葬之地。其地稱爲“墳地”或“塋地”。近支祖墳稱“祖墳”,始祖、遠祖祖墳稱“老塋”。墓祭在禮儀、祭品方面都比廟祭簡單,只能算作廟祭的輔禮。其主要內容是化紙錢和添新土,但習俗各地有所不同。
王明他們這稱家祭爲請家堂,於除夕日下午近天黑之前,一族男丁長幼有序,在路口向家族墓方向燒紙召請,燃香後分於各男丁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