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悲遠嫁探春終和親感宿命賴瑾嘆因緣
茜香國前來求和的使節團將遠嫁和親的郡主殿下以及和親儀仗扔在西海沿子,自個兒怒氣衝衝開船返航的消息很快從西海沿子傳到了京城,一時間引起諸多世家官宦的風言風語。有人說怪只怪當初南安郡王府想着糊弄人,豈料如今弄巧成拙,再想着贖回南安郡王,恐怕不如早先一般容易。也有人說西海城的知府賴瑾果然是少不更事,假郡主從京城一路招招搖搖都無甚紕漏,唯獨到了西海沿子弄出這麼大的事故來。不過也有眼明心亮的,自然明白賴瑾同南安郡王的爭鋒,且賴家同賈家關係本就親厚,南安太妃不捨得自己女兒受罪要拿別人頂崗,又尋摸出和賈傢俬交甚好的賈探春,賴瑾做出這種舉動,倒也無可厚非。
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將和親失敗一事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官宦世家自然是冷眼旁觀隔岸觀火的。抑或站在自己的立場議論言談,有猜忌此事究竟是巧合還是人意,也有附和賴瑾的舉止讚揚其情深意重的,當然也有巴結南安郡王府認爲賴瑾損人不利己的。不過說來說去,也都是外人說風涼話無關痛癢。
民間百姓倒是多有同情賈府姑娘的。雖說是一個庶女並不比嫡親的女兒嬌貴,但是被人狠心的送嫁三千里和親,其遭遇也忒悲慘了些。連帶着對主張此事的南安郡王府的女眷們也都有了不少異議。俱都認爲南安太妃的舉動過於陰損了,所以現下事情敗露,興許是老天爺都看不過去的出手幫忙。說來說去南安郡王府的女眷名聲倒是比先前還臭了三分,氣的南安太妃以及南安郡主兩人大動肝火,整日裏在家不是摔七就是砸八,沒個消停時候,引得闔府下人戰戰兢兢,半點兒不敢行差就錯。就連南安王妃也自覺顏面受損,這段時日很少出府了。
街頭巷尾議論的沸沸揚揚,消息自然也傳到了賈府的耳中。賈母並尤氏等幾位太太聽說此事,倒是覺得賴瑾果然待故交熱忱,哪怕走了這麼遠還不忘給故主家撐腰。不枉當年如此提拔。欣慰之間也有一兩分擔憂本家的情況,生怕因此事惹惱了南安郡王府以致太妃不再出手相幫言官彈劾一事。也有人冷嘲熱諷說賴瑾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的,認爲賈探春不過是區區庶女,代替郡主和親乃是偌大的體面,既給家族長臉也能爲國盡忠。如今卻被賴瑾這個小崽子給壞了,恐怕還要帶累的賈家脫不出泥沼,當真是損人不利己。
因種種顧慮滯留在心間,坐臥不寧的王夫人特地前往南安郡王府拜會解釋,不過卻被惱怒之中的南安太妃拒之門外,站了半日又灰溜溜的走了回來。看在邢夫人的眼中倒是越發的幸災樂禍。她只記得當年賈母八十大壽,南安太妃前來慶賀,二房的人巴結的什麼似的,如今怎麼樣,還不是喫了人家的閉門羹!
歪在美人榻上的賈母看着臉色陰沉,眉宇間還帶着一絲惱怒的王夫人,輕嘆一聲,開口說道:“也難怪太妃娘娘的態度不好,出了這樣的事情,她們家也是不好受的。”
王夫人喘了兩口出氣,強忍着心中羞憤,倒是沒說什麼。
站在一旁的邢夫人卻嫌看戲不夠熱鬧,忍不住抱怨道:“話是這麼說,可終究也不能說是我們的錯。那南安郡王府上的郡主好歹還是雲英未嫁,饒是如今被人口舌兩句,也算不得什麼。咱們家的三姑娘可是真真兒代了人去和親的。如今被那茜香國的使臣扔在西海沿子不管,還有什麼名譽可言。依我看這南安郡王府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她饒是心裏再有不舒坦,也不至於拒人於大門之外,也忒無禮了些。且不說那郡王府左鄰右里都是功勳世家,好歹我們也是堂堂的國公府,還是貴妃娘娘的母家,南安太妃做出這等辱人的舉動,也不怕折了福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