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吳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白桿兵衝過土牆出現在護城河北岸時,岸上倖存包衣兵們的悲慘結局,便已經註定。
衝在前面的白桿兵,爲節省體力,不再使用長槍鏈鉤砍殺敵人,紛紛舉起短弩射殺那些沒有披甲的包衣兵。
白桿兵攜帶的短箭箭簇都塗有烏頭鹼和蛇毒,西南毒物盛行,便於就地取材,當然,大規模的毒箭製造是不可能的。
雲南土司獵人狩獵野牛時,就是在樹上用烏頭竹箭射擊野牛,然後坐等野牛身亡。
白桿兵裝備的毒箭數量有限,主要用於射殺敵軍頭領,不過此時這些土司兵已經殺紅了眼,眼見得包衣被趕盡殺絕,便用起了短弩射殺那些遠處的敵人。
白桿兵沒有戚家軍鴛鴦陣那種嚴密配合,也沒能做到長短兵器兼備。他們作戰時更多的是靠一杆長槍大開大合,砍殺挑刺,氣勢一往無前,作戰方式與後金軍中最兇悍的巴牙剌類似。
在這羣重步兵的衝擊下,裝備低劣的包衣兵傷亡慘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南邊潰退。
按照後金軍律,包衣兵隨主子出戰,除火銃弓箭之類的武器需要從各牛錄額真那裏領取,其他兵器,都要自己準備。
從赫圖阿拉到開原,長途行軍,道路泥濘,很多人都不願帶長槍長牌,只帶些重刀大棒之類的武器。
來開原之前,主子們便安慰大家,上次在混江之戰遇到的那支明軍長槍兵,已經被主子們全部殺死,大家也就安了心,既然不和這支長槍兵打,也就不需要再用長槍長矛之類的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