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吳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些部下傷亡慘重的正白旗、正紅旗中層將領,紛紛難求大汗將鑲藍旗旗主處死,連鑲藍旗中也有一些牛錄額真公開反對阿敏,這背後當然有人在指使。
無論如何,面對這樣的洶洶民意,努爾哈赤也不可能再留下倒黴的鑲藍旗旗主。
雖然大汗對阿敏懷有一定的愧疚之情,但相比絕大部分人的意志,這些愧疚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努爾哈赤建國稱汗時,便置議政五大臣共聽國政,斷理獄訟。到了天命四年就是今年,這種五大臣議政會議的體制,基本已經流於形式,它存在的唯一意義,僅在於讓後金大汗的王令顯得更具權威。
歷史上,五大臣議政這種近似奴隸部落制的政治體制,在努爾哈赤死後,即被八大貝勒議政代替。後來,八王議政又被皇太極一步步廢除,後金逐漸由奴隸制政權漸漸過渡到和大明一樣的封建官僚體制。
天命四年三月二十九日,經過額亦都、費英東、何和裏、扈爾漢、安費揚古五大臣討論後,最終做出決定:
廢除阿敏鑲藍旗旗主,罰沒阿敏全部財產、妻妾,將其降爲普通臺吉,暫領三個牛錄,允許其戴罪立功。
鑲藍旗旗主之位,由濟爾哈朗擔任。由於這次鑲藍旗傷亡慘重,五大臣決意不做進一步處罰,不再罰沒鑲藍旗牛錄與其餘七旗。
不僅如此,努爾哈赤還下令將正紅旗、正白旗、鑲藍旗在開原周邊擄掠的兩萬多人口(儘管鑲藍旗慘敗,其餘三旗仍有一定收穫),分出八千口來,補充給鑲藍旗,三月底,濟爾哈朗又從蘇不地部落擄掠一千多蒙古丁口,這樣以來,鑲藍旗人口勉強恢復到兩萬左右,接近戰前的一半,總算勉強保住它八旗老末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