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吳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立這樣的組織,需要一大批會寫字,懂思考的年輕人,太老的話也不適合待在軍營。
可惜劉招孫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客觀條件,他找過幾次茅元儀和宋應星,希望從紹興和南昌一帶,重金徵募一些私塾先生到遼東。
劉招孫在京師時,聽人說過,南昌一帶,人多地狹而文風興盛,到處都有連鄉試都沒有通過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往往出身中產之間,家道中落後不知稼嬙(種地),也沒有經商技能,因此生活拮据,他們中有很多人不得不去私塾教書,勉強維持生計。還有些人靠着私塾教書,繼續參加科舉。
劉招孫請求兩人抽空託書一封,讓當地親友介紹一些這樣的讀書人過來,劉招孫許諾給他們三倍於當地標準的束脩(給老師的報酬)。
宋應星忙着燧發火銃的改進以及諸多民政事務,每日比劉招孫還要忙碌,他自然是沒空給總兵大人介紹私塾先生。
喬一琦是個人來瘋,聽到劉招孫說要招紹興私塾,以爲這武夫現在終於開竅,意識到了讀書人的作用,要大興儒學,當下便答應劉招孫,連夜修書數封,交由塘馬,送往江南。
“劉大人,太祖皇帝建國伊始,便曾言,治國以教化爲先,又令天下立社學,延師以教民家弟子,你能招募西賓(私塾先生),教化關外蠻夷,本官甚是欣慰。你放心,本官定會全力支持你的!錢不夠,儘管找本官借!”
“對了,劉總兵,你以前借的一萬三千兩銀子,準備什麼時候還?”
劉招孫對喬一琦笑笑,他不能說想要訓練一大批指導員,幫助自己對軍隊進行更徹底的控制。